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2章 第 162 章
62 章



第(2/3)页



人站出来,多不方便管理对不!



就说有个进贡御笔的笔匠按照惯例在笔上刻了自己的名字,朱祐樘见了自己笔上的“施阿牛”三个字很是嫌弃,觉得这名字太粗鄙了,于是亲自为他给他赐名为施文用。



可见名字起得太俗滥,连皇帝都会嫌弃!



所以说,光靠给小孩子提供义务教育远不足以移风易俗,该给这些大人们也扫扫盲,毕竟人小孩子又不能给自己起名字!



应该把老一辈也抓起来让他们读书!



老人家要是有机会能多学几个字,多了解些礼仪,估摸着就不至于把儿孙往坏里教了,好歹有别的学问可以向儿孙显摆了不是?



自古以来都有不少由隔辈带大的孙子孙女莫名其妙叫长歪了。



一来是因为他们不懂怎么教养孩子,只一味地娇惯,可不就容易把他们惯坏了?



二来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没什么见识,很多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眼界也就眼前那一亩三分地,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



换成学校老师目不识丁、不知礼仪,早被家长反复投诉了,可孩子在家却是免不了日日与祖辈相处的,终日耳濡之、目染之,孩子自然便学不到什么真学问、更学不到什么好品质。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文哥儿思量半天,很快确定了中心思想——



把不识字的老人家统统抓去上学!



再把识字的老人家统统抓去教书!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努力,从此天下目不识丁的老人都能识字知礼,家家户户也都能享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幸福,真正打心里敬爱家中识过字学过礼仪的老人家!



孔圣人早就说过了,“孝”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其实是这么两件事:由衷敬重和始终和颜悦色。



当家中晚辈能够发自内心地敬重长辈,长辈又用自己的所学悉心教导家中晚辈,风气难道还能变坏吗?



上梁正了,下梁不歪!



咱还等什么,快把家里的老人都抓进学校去吧!



文哥儿暗搓搓地写了几天,好生把格式改成了正经奏章。他没急着跑通政司送奏章,而是先去找他祖父说是有篇与他切身相关的新作要给他点评点评。



王老爷子虽没去考功名,却也是粗读过些书的,自然不愿在孙儿而前露怯。他颔首说道:“你念来我听听。”



文哥儿便给他念了起来。



念到激昂处(比如把他们抓去上学之类的),他自是又踩到凳子上站得高高的,一副要发表重要演讲的认真架势,掷地有声地继续对着他祖父诵读。



抓起来!



去上学!



说的就是他祖父了!



李东阳拿过去看了一遍,觉得文哥儿文义通顺,且文中明显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他们的看法插/进去反而显得突兀,便只从语句和格式方而给他提了一句。



王老爷子腮帮子抖了抖。



这个老丘居然说他写奏章连通政司那关都过不了,根本到不了内阁!



原来不是老丘瞧不起他,是他冤枉老丘了!



且人人都知道他要往通政司递奏本去了。



每个人都会变老的,所以老老人可以教新老人,老老相教无穷尽也!



每当王五岁开始作妖,周围人往往处于很想打他一顿或者马上打他一顿的不稳定状态。



王老爷子:?????



怎么可以只有孩子去上学!



天下孩子苦上学久矣!



文哥儿便把老丘瞧不起他的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