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第一次受伤挂彩,手臂被日本鬼子的子弹咬了一口,好在他的身体素质够硬,贺师长命人给他上了药,两天时间就已经能活动了。
“明日晚上九点,是反攻时间,173师进攻胡家庄。”贺师长走到夏远身旁坐下,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继续说:“攻坚难度很大,夏远,攻坚日军前沿阵地的任务交给你。”
“没问题,交给我就行。”夏远又问:“明天进攻兵力有多少?”
“六个师。”
夏远咂舌。
六个师,至少得五万人,反击蕰藻浜南岸,看样子当前蕰藻浜的战事已经相当紧迫了。
在蕰藻浜打了这么久,他对当前的局面也能看清楚一点。
日军想要通过蕰藻浜,进攻大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用于蕰藻浜作战。
从九月下旬开始打,打到十五号,二十多天的血战,投入兵力超过十万,平均每天伤亡五千人。
桂军投入六个师,怕是明天晚上,都要被拼光。
倒不是说日本鬼子打了这么久,还能保持着高强度的作战,而是国军反击的时候,凑巧作为预备队的甲级师团第3师团从后方抵达前线,日军第3师团,是日军在沪上派遣军的预备队,投入战场的时候,还没有参与过任何作战。
毫无疑问。
桂军与日军第3师团的碰撞,就像是针尖对麦芒。
见夏远心事重重,贺师长问起缘由:“我们集合了六个师的兵力,反击蕰藻浜的日军,把握相当大,你为何要唉声叹气。”
“如果我们碰到的是日军的甲级师团,这场仗就不会这么好打了。”
日军101师团伤亡惨重,无力支撑进攻大场重任,派遣增援是必然,增援部队正是日军的甲级师团,第3师团。
师团,基本战术兵团,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陆军有17个“常设”师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又陆续组建了156个师团,总共173个师团。
所谓常备师团,又称常设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在1925年“宇垣裁军”后保留的17个常备师团,为日本陆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第一至第二十(内欠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
常设师团辖二旅团四步兵联队(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骑、炮、工、辎各1个联队,共8个联队。
中国军队当时步兵师也多采用二旅四团制,中国称这种“二二”编制为“方块制”,但中国步兵师的直属部队(特种兵部队)远没有日军师团多,通常只有两三个营,到抗战后期一些美械师才有炮兵团。而日军师团“特科”部队(骑、炮、工、辎等)有4个联队,兵力占师团一半。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000一28000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具、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这类师团又区分为挽马制(原野作战型)与驮马制(山地作战型)两类。
两万五千人的兵力,一天晚上吞没国军六个师,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当前作战部队都有一种盲目的乐观。
贺师长亦是如此,“六个师,兵力超过五万,哪怕是对上日军一个师团,我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为了这次反击作战,上边投入了数个炮兵团,协助我们进攻日军。”
夏远没再说话。
他是站在上帝视觉,来看到这次反击。
而他们,只是站在当前时代角度。
“你们采取什么的作战策略。”
“中央突破。”
此时的国军也已经反应过来,在打吴淞,打罗店,打杨行的时候,虽投入了几个师的兵力,但这几个师都分散在各个要地坚守,彼此之间没有配合联系,即便是反攻,亦是各自为盈,各打各的,如若早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罗店日军,未必不能够破开日军的防御。
而现在,集中优势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