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还是老祈家当头,高大夫第二,一早天才刚蒙亮,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就从客栈后门出来,朝着北方而去。
这么早的天,街道上左右两侧竟然已经站了不少人,个个手里或提或端着东西,颇有一副被夹道欢送的视觉感。
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嘛,,,
“大老爷,这鸡蛋我连夜给煮了,还热乎着呢,一个只要三文钱。”
“我这大饼好,我压得实在,特别顶饿,一张只要五文钱。”
那个卖花的阿婆瞅到前头大马上的祈宝儿立刻跑了过去,仰着头跟在马边走边喊:
“贵小姐,您还记得我不?瞅瞅我背上的米团子,我给加了红枣加了糖,好吃得咧,您备点路上吃啊。”
祈宝儿还真记得她,转头和祈老头说:“爷,咱买了吧。”
祈老头想到了昨天中午在客栈里吃午饭,他家乖乖似乎很爱吃米饭,一碗接着一碗直吃了四碗才停下。
没二话,“成。”
朝马尾巴旁的祈康安喊:“安子,给付钱。”
“知道了爹。”
卖花阿婆立刻乐巅巅的把背篓摘下来整个递给祈康安,表示背篓送你们了,付个里面的米团子钱就成。
成功了一例,立刻的,祈宝儿曾经买过的没买过的人都往他们这挤了过来。
好在祈康安的块头大吓人,大家伙都不太敢凑太近去,只是隔着几米外的介绍自个的东西。
你一句我一句的喊着,就怕前方的人听不见,那叫一个闹轰。
全都是吃食,米团子、米糕、蒸大饼、煎饼等等,那位卖糖葫芦的最夸张,左右肩各扛着一垛满满的糖葫芦。
祈宝儿来者不拒,祈康安付钱从心疼再到麻木。
好不容易出了北阳镇,老祈家有一个算一个,就是病弱的四郞,手里都拎着一篮的煎饼。
大郞忍不住挤到马旁,“妹啊,你咋啥都买。”
馒头包子都买,他们不自个蒸着一堆吗?
这老败家的,有钱咱也不能这么造啊。
祈老头抬腿给了他一下,“个蠢的,自个回头好好去琢磨琢磨,你妹为啥要这样做?”
大郞被踢得一脸懵圈,不过听爷的意思,妹是有其它目的啊?
回头瞅亲爹:爹你知道妹是在做么不?
祈康安半道就也明白过来了,“你妹是为了咱们村留下的那些人。
你仔细想想,他们这都昨晚连夜给备的,咱要是啥都没要,他们心里能舒坦?
你妹现在谁的都买了,一个个一准高兴吧,一准对咱印象特别好是不是?
不管是他们觉得咱人傻钱多,还是真感觉咱人挺好。
咱不求他们记得咱啥,但至少咱别临走临走,还害得留下的人以后会被人刁难。”
哪的人都排外,要让本地人给惦记上,不定说真会咋样咋样的为难,但要是万一呢?
祈康安的声音不小,后头好几家的人都听到了。
一时都有些讪讪,也有些自责。
他们看着前头小神人在那买啊买啊买,说真的,要不是祈宝儿是福娃,是小神人,他们一准在心里骂她败家,骂老祈家的人有病,竟然纵着个小辈这般的浪费钱。
这会一听祈康安的话,他们才明白,人家为什么能是小神人,而他们就只是个普通人?
瞅瞅这境界,才四岁的孩子呢,再瞅瞅他们,比孩子多活了多少年!!
福娃娃就是福娃娃,那些留下来的人,说得不好听些,从此他们已经不算是同一个村的人了,可福娃娃尽然临走还要再护他们一朝。
他们能与福娃是同一个村,这是多么大的幸事!
高大夫不自觉的看向大儿媳妇怀里的孩子。
一路上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