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的眼睛就半眯了起来。
他又尝了一口酸菜鱼,神情越发愉悦。
没想到这位安王还有这么一手好厨艺。
这两道菜可谓是做到了他的心坎里了。
这么一想的话,他或许应该对安王多上点心了。
至少在他没有吃厌安王做的菜之前,安王还不能死。
想到这里,他又吩咐身边的侍从道:“去,查一查安王身边的人除了我派去的之外,都是谁派去的。”
那名侍从:“是。”
于是之后的几天,郓州衙门每天都有新鲜的饭食送过来。
夏景曜的心情也越发的好了。
但是有人比他更高兴,那就是元熙帝。
看完郓州送来的加急奏报,元熙帝当场连叫了三声好。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
他将手中的奏折直接递给了下方的一众朝臣。
为首的内阁首辅当即接过那份奏折和其他人一起看了起来。
看到后面,他们不禁一愣:
“……为表彰四州粮商积极协助朝廷赈灾,安王亲书‘仁义之商’四字,刻成匾额十三幅,赠予其中十三家粮商。”
“四州粮商感于安王之德,随后捐银一百一十二万三千两,赠予郓州以重修大堤。”
“正因为如此,此次安王治灾郓州,不仅没有耗费国库一枚铜板,反而有十三万一千五百三十一两银子的结余。”
“安王以为,如此仁义之商,不可不褒奖,故请奏朝廷,赐予四州九十三粮商每家一个科考名额。”
元熙帝毫不犹豫道:“这件事情朕做主,准了。”
按大扬律,凡经商者,本人及其子孙三代不得科举。
内阁首相等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四州粮商一开始争先恐后运送粮食去郓州的真正目的?
可是到了安王口中,却成了四州粮商积极协助朝廷赈灾——
商人重利,他们虽然厌恶,但是商人不偷不抢,至少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强。
如此一来,那些商人虽然没赚到钱,却赚到了名,他们哪里还敢抱怨他们被安王摆了一道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有了那块安王亲书的匾额,他们在本地的名望肯定能上升一大截——至少某些喜欢去商人家打秋风的小官小吏肯定是不敢再去了。
安王给了他们脸面,他们自然也要把这份脸面捧实了,于是他们一口气捐了一百多万两给朝廷。
而朝廷和安王付出的却仅仅只是一副字和几十个科举名额。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卖官鬻爵的嫌疑——
但是安王承诺的仅仅只是几十个科举名额而已,连秀才身份都不是,所以这算哪门子的卖官鬻爵。
如此可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这位安王办差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只可惜了,安王的身子骨太差了。
所以他们也没有多想,当即笑着说道:“安王大才。”
“我这般年纪的时候,还在书院里读书呢,安王却已经能够为皇上为朝廷分忧了。”
……
听到他们夸赞敖锐泽的话,元熙帝也不禁与有荣焉。
但他的高兴之处可远不止这些:“不仅如此,安王的身体也大好了。”
听见这话,不少重臣的眉头都动了一下,但是他们面上并不显就是了:“恭喜陛下,贺喜安王。”
“哈哈哈哈。”
元熙帝高兴不已。
毕竟安王之所以从小就身体不好,甚至还被太医断言活不过二十五岁,都是因为受到了他的牵连。
现在安王大好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