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徐老婆子有个很长的故事。
大概在五十年代末那会,全国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
很多人家把姑娘当累赘,她那时候收留不少。
两三年后,灾荒过去了,她开始“卖人”。
后来不少活不起的妇女也会往她那跑。
还有山里的姑娘,也想出山,也会让她搭线。
她卖钱不都是自己留着,大部分给回卖身的姑娘(媳妇),她们愿意自己留着还是给爹娘,她都不管。
她只留下一部分用来养小姑娘。
“她那人挑得很,也不是谁都能买到的,家里名声不好,打媳妇的,给多少钱也不行。你老婶家名声不差,就是你堂弟…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同意。”林母也挺替林安愁的。
林小红心情有些复杂,这个应该不算“拐卖”吧。
那个好处费应该算是“中介”费。
但是她还收留不少小姑娘,即使是那些小姑娘自己愿意的,但她们未成年,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她们如果不被收留,恐怕下场更惨。
林小红摇摇头,果然社会复杂,不是非黑即白。
既然徐老婆子这么有名气,却没人举、报,自然有他的道理。
“其实安弟手挺巧的,他年纪又不大,没必要这么着急。”关键安弟脸嫩,跟十五六岁似的。
林母却道,“手巧有啥用,现在也不让打家具挣钱,他挣不了工分就养不了家。”
“要是安弟有个工作就好了。这样就不用下地了,还有钱养家。”林小红就是随口一感叹。
她知道现在厂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就是招聘多数也是内招。
工作可不好找。
林母笑骂,“想啥美事呢!咱们就是老农民,安安稳稳的种一辈子地就挺好。”
林小红想给亲娘来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想算了,老思想很难改变的,等她做出来才更有说服力。
她肯定要参加高考的。
林母摁了下面团,“面醒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包吧。我来擀皮,薄点,包大蒸饺,你上次做得菜饺子就不错。”
“行啊,我馅做得可不少。等你回去,给我爹带几个,别人我就不管了。”林小红开包,这个她有经验。
林母不让,“带啥带,家里也做肉菜了。你才分多少肉啊,我们分了小十斤呢,还有不少下水。”
“娘,我画完了。”大江看着饺子跃跃欲试。
“画完了就带弟弟妹妹玩一会,这个你包不来。”林小红又说,“一会烧火喊你。”
林母哪里舍得外孙干活,“不用,不用,去玩吧。”
李大江只能蔫吧吧的进了屋。
“红啊,你家年货还缺啥,让你大哥替你买去?”林母不想让闺女操心。
“要是有卖鸡蛋的帮我买点,价格贵点也没事。其他的就没了。”其实她想去趟县城的,可是“装病”呢,没法去啊。
“鸡蛋不好买,估计都卖的差不多了,我给你问问吧。”林母也没敢打包票。
“能买就买,不行就算了。”家里有肉有荤油了,也不一定非鸡蛋不可。
娘俩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饺子很快就包好了。
中午自然吃得满嘴香。
饭后,林母带着被硬塞的四个饺子走的。
林小红在琢磨事情,照说老叔做的玩具已经好了,肉也冻在外头,她可以还人情了。
还是那句话,她出不了门啊,就操蛋!
她可是抠了李老二五十块钱,为了钱她也得敬业的装到“年后”再出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