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1981年卫校开始》正文 第600章 腹痛病因在心脏
r />
突然人群中最靠前的几个医生发生一声惊呼:



“下壁心肌梗死!”



一听心梗,所有人都抖了一下,崔同知听到后,就差晕倒了,旁边几个同事也明显急了。



心肌梗塞,在八十年代几乎就是一个必死无疑的急病,人人避之不及。



事实上心梗哪怕在医学高度发达的2023年,院外死亡率也达到了30%以上。注意是“以上”。



因为很多偏远地区,很多病人明明死于心梗,但因为没有尸检或者得不到及时求助,这个死亡率是超过70%甚至更高。



就算在医疗设备齐全的“院内心梗”,死亡率同样达到了13%左右,可谓是“臭名昭著”。



陈棋眼睛死死盯着心电图,一边给老花眼的童教授介绍道:



“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i、avl导联st段压低,还合并v1~v3导联st段压低大于等于0.1毫伏,的确是下壁性心梗,而且梗死面积较大,后侧壁、室间隔后下1/3都有所累及了。”



童教授一声叹息:“小陈,你们医院的病人,你处理吧。”



他明白碰到心梗病人了,这就是一个死局,这个病人已经凶多吉少。



陈棋马上对着周围急诊科的医生护士们喊道:



“马上进行溶栓治疗,同时马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如果情况允许,立即进行介入手术。还有你们几位同事,赶紧通知崔同知的家人。”



邮政局的几个职工已经傻掉了:



“噢,好好,通知家属,对了通知家属,可是家属在哪呢?……”



这时候易则文轻咳了几下,小声提醒道:“陈院长,我们医院还没有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陈棋一拍额头,心想自己光顾着内镜术了,其他科室具体在开展哪些手术都没有顾及。



其实也不能怪他,陈棋当院长才多少日子,整个医院又有多少科室,一个院长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呀。



“没有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开展介入手术……”



陈棋愣了一下,做为重生医生,他非常明白心梗的危急性,也知道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脏病的金标准,介入是心梗病的生死关键。



光是溶栓治疗并不保险,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溶栓药物疗效非常差。



这也是大家听到心梗就变了脸色,就连西京医院的医生们也是束手无册的原因所在。



冠状动脉造影,这个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早在1958年就有外国医院完成了第一例造影。



是诊断冠心病大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发现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以及哪支血管狭窄,狭窄到什么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是对狭窄血管行支架植入术,还是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如果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呈单支病变血管狭窄在75%以上,建议置入支架。



如果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两支以上的血管发生病变,且狭窄程度超过75%,建议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所以说这个检查非常重要,也是后续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介入治疗,一开始采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在1977年由瑞士医生发明。



手术方法经外周动脉输,送球囊导管至血管病变处,通过球囊扩张解除血管狭窄,恢复冠脉血流,然后再将球囊取出。



可是在随后的临床应用中观察到ptca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再狭窄、急性血管闭塞等。



于是全世界各国的医学研究者们不得不进行改进,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在狭窄的血管处撑起一个架子作为支撑,支架就此诞生,从而使ptca再狭窄率明显下降。



1986年,法国医生实施了第1例冠脉支架置入术。



问题是现在才1989年,人家国外刚刚发明兴起,刚推出临床的新术式,是不可能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