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六章 推波助澜
锅一样,先是暗杀,再是宴会上出现搅局者。



直布罗陀问题从提出到满城皆知,再到群情激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虽然当时晚宴上邀请了法国各界的名流,以及大量的报社记者,但这发酵速度还是太快了。



而且他在巴黎的咖啡厅里,听到了好几个带有德意志地区口音讲述者,把整件事事情说给民众们听,添油加醋却又令人信服。



俾斯麦笑了笑,抬笔写了一封匿名信给世界报。



第二天,世界报的头版头条便被一篇《法兰西的自由》所占领了。



文中将地中海形容是困住法国的牢笼,而直布罗陀便是打开这座牢笼的钥匙。谁拿走了它,谁丢失了它便是想要囚禁法兰西的罪人。



此文通篇没有说英国怎么样,但是却将直布罗陀的重要性阐述的明明白白。



再配合上之前那铺天盖地的英法百年恩怨,以及英国人的十大罪等煽动性文章,让此时的法国人恨不得立刻拿起枪去海峡对面和英国人拼命。



实际上此前法兰西的民族性已经被基佐压制过太多次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让步没有换来和平,人民的生活也越发困苦。



(实际上是由于基佐被调离权利中心,一些补偿性措施和维稳措施执行不到位。)



法国各个阶级的感情就像洪水一样难以抑制,他们需要一个发泄口,那就是直布罗陀。



他们并不在乎英法联手能有多大利益,他们只知道不说点什么不做点什么,自己早晚要被憋死。



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在深思,是否应该放弃直布罗陀和法国,以及西班牙修好。



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不可能。



英国之所以有搅屎世界的胆量,便是有直布罗陀在,哪怕是整个欧洲联手也不能把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怎么样。



可是一旦失去了这道闸门,那么法国、奥地利、俄国、奥斯曼这些疯狂的匪徒都会来和英国争夺世界。



而英国是世界列强中人口最少的,就像他们当年打不赢北美独立战争一样。如果放任列强在四海游荡,那么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是不是会土崩瓦解呢?



再说与法国联合为的是让英国霸权永固,而不是给自己再培养一个或者多个对手。



想到这里便没有人打算继续执行罗伯特·皮尔不惜一切代价与法国结盟的策略了。



既然与法国的盟友相比,直布罗陀的归属更加重要。



而且再加上此时法国人疯狂的举动,他们现在的首要目标就变成了送女王安全回国。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