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光兄是中伤陈隆之而遭遇祸端,那便要请陈隆之大人有大量,不与你计较,如此,官家那里才好遮掩过去,否则,只怕光兄你是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坐牢杀头,光兄须知皇城司可不是吃素的。”
光处吓了一跳,这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不停的说道:“对对对,对对对,我这就去求陈隆之放我一条生路,只要他点头,官家一定不会为难我。”
说完,光处就火急火燎的跑去陈隆之的府邸。
“且慢。”
胡奇叫住了光处,道:“带上尊夫人和孩子一起去。”
光处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慌忙点头,“对对对,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就这样,光处带着自己的妻子,还有三个孩子,小妾没带,怕显的自己多情花心,五人急匆匆的去了陈隆之府邸求见。
陈隆之本就正直,斯文,一心为公,没有什么坏心肠,见光处一家五口跪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份外可怜,特别是几个孩子跟着哭鼻子,一把鼻涕一把泪,让人心生爱怜。
陈隆之心中不忍,便道:“你们起来吧,本官自会进宫,向官家说明此事,官家大度,待百官深厚,想必不会为难你,你且放心吧。”
光处如蒙大赦一般,千恩万谢的离开,最后陈隆之进宫,向赵昀当面说情。
陈隆之对赵昀说道:“陛下,此事光处也是一时激愤所致,本意于臣,并无坏心,且他的初衷是好的,他亦是希望学部能运行的更好更稳,臣斗胆,若他触怒了陛下,惹陛下不喜,还请陛下原谅他这一回。”
赵昀微笑着看向陈隆之,道:“光处此人如此中伤卿家,于卿家而言也算是政敌了,换作别人那是不斗倒一个绝不罢休,卿家却为之求情,难道卿家不知打蛇不死,反被其伤的道理吗?”
陈隆之心中坦然,道:“臣自幼苦读圣贤之书,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求声名财富,只求问心无愧,若蛇要伤臣,臣又有何惧哉。”
“呵呵呵,,,”
赵昀呵笑几声,道:“既如此,那朕便饶他这一回。不过朕还是要提醒卿家,不论为官还是为民,若有人欺到身前,一味的谦让有时反而会让人误解为软弱,被人更加肆无忌惮的刁难,这一点朕希望卿家谨记,时刻保护好自己。”
陈隆之见赵昀如此对自己关怀,推心置腹一般,心中感动,郑重抬手谢道:‘臣谨记陛下教诲,多谢陛下。”
赵昀看在陈隆之的面子上,没有再追究光处的过错。
经过此事,光处得到教训,从今以后不敢再乱弹劾人,见到陈隆之亦是毕恭毕敬,逢人便夸赞陈隆之高义大度,而百官们弹劾陈隆之的风潮也降低不少。
但纵然如此,在民间,百姓对陈隆之依然误解颇大,而陈隆之又偏偏是学部尚书,全权主持兴办学堂,义务授课,这不免受到影响,赵昀为此也是颇为头疼,想着应该如何为陈隆之挽回在民间的声誉。
临安城外二十里的武家庄,这一日清晨,一群妇人正夹着盆,准备去河边浆洗衣裳,突然一个孩子跑过来,说道:“娘,娘,村口那井出水了。”
他娘笑骂道:“傻小子,那井都干枯一百多年了,哪还有水,净来瞎说。”
“我没瞎说,你跟我来。”
孩子见娘不信,拉着娘的手就要去看,到了井边,那妇人探头朝下面一看,果然见枯井里面涌出了水。
妇人难以置信,大声喊道:“快来看啊,井里出水了,大家快来看啊。”
妇人的一声喊,顿时引起轰动,大家纷纷跑来看,见枯井果然有水,人人啧啧称奇,激动不已,以此同时,此事也迅速向官府汇报,而后呈交朝廷,向天子报喜。
自古以来,枯井出水,朽木开花,五色走兽,祥云东来,这都是天降祥瑞,乃吉祥之兆,是大事,一旦遇上了,那可是一笔政绩,必须直达天听,让朝廷上下都沾沾喜气。
政事堂接到枯井出水之事,那是不敢怠慢,乔行简亲自前来向赵昀报喜。
乔行简见到赵昀,高兴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赵昀一听,本能的联想到谢道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