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说了一会话,赵昀就离开了慈祥殿,对福宁殿处理政务。
桌案上,已经摆了很多的奏折,赵昀细细翻看。
拿起一本,是琼州知州苗兴送上来的,他在奏折上说赵昀同意减免赋税,老百姓都很高兴,对朝廷很感恩戴德,当地乡绅甚至提出请求,希望为赵昀建造生祠,为赵昀日日祈福,保佑赵昀长命百岁,天下太平。
赵昀看了一眼郑清之的批语,上面写的是“可”,意思当然是可以弘扬赵昀的仁德,收百姓之心。
赵昀却感觉没有必要,建造生祠不但要花费钱财,以后地方官府还要花钱维护,若是打理不善,还会沦为一些人敛财的工具,而那时候,骂名却要自己这个皇帝来背。
这真可谓是一点实际好处没有,反而惹一身骚。
赵昀想了想,提笔写道:“生祠择现,助琼州民。”
将奏折放到一边,赵昀又拿起一本奏折,这是宜州知州范明送上来的,上面说的是有人聚众造反。
赵昀一听,整个身子都不自觉的坐直了,细心的一字一句的阅读。
原来是一个叫做杨柳的杀猪户,因为和同行发生口角,将对方杀了,害怕官府追究,于是跑到山上躲避。
然后当地有百姓见杨柳身强体壮,手里又有人命,纷纷奉他为头领,要求杨柳带着他们去造反,抢夺地方乡绅的钱粮。
杨柳反正有人命官司在,迟早是个死,于是接受了,带着人把一个乡绅的家里破了,得了不少钱粮。
有了这一回的成功,他们的野心也大起来了,竟然开始密谋攻打县城。
不过好在当地知县提前得到消息,事先关闭了城门,然后请求当地都统调兵,把杨柳一行人围住,最后剿灭了这场乱局。
冲突中,杀死乱民三十五人,逃跑数百人,杨柳被当场抓拿。
此事前后历经一个半月,最终以地方官府的胜利告终,但是却给赵昀敲响了警钟。
一个地方的老百姓,究竟要穷迫到什么地步,才会去认一个穷凶极恶之徒为主,把自己的命交到他的手里?
一个地方的县衙,究竟要昏庸不作为到什么地步,才会把治下的民生管成这样?
赵昀见郑清之给的批语是“首恶及重犯斩,家人削籍为奴,余者坐监。”
赵昀仔细甄琢,最后写道:“斩首恶,家人削籍为奴。重犯坐监,余者监视居住三年,再犯者斩。”
尽管赵昀没有对这起事件亲身调查,但是通过知州的奏折,也可以大概知道这起事件中,有官逼民反的意思在里面。
若是一味的进行强势审判,只会激起更大的官民矛盾,唯有严厉惩治首恶,但让余者有活命的机会,才能既有震慑效果,又能缓和矛盾。
赵昀批阅完毕,放下笔,心情沉重的在房间里面来回渡步。
“变法之事已经不能再久拖不决了,李全之乱一结束,就该将变法提上日程,否则,天下只会越来越无药可救。”
赵昀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要将变法进快实现,才能为大宋这艘大船扬起风帆,重新起航。
就在赵昀为大宋未来担忧谋划的时候,楚州的李全也是开始面临选择。
李全集结大军离开了楚州城,准备去打扬州,但是这时一个手下将领找到了李全,对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将领叫郑衍德,他说道:“将军,通州泰州有盐场,每年的盐利就不得了,够我们发大财,我们何不先去把这两个地方打下来,再去打扬州。”
李全一听,对啊,通州泰州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那里的盐场可是一个聚宝盆,有了盐利,对自己的大业也是一个支撑。
郑衍德见李全有些心动,又鼓动道:“将军,我们打下了盐场,那就意味着朝廷失去了盐场,那时候此消彼长,我们也要占上风,反正通州泰州都是小州,兵力远没有扬州多,打下来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这下李全彻底动心,也顾不上和妻子杨妙真之间的计划,直接调转战略方向,奔向泰州。
滁州,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