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对于三纲五常作何解释?”
说完了董仲舒还有朱熹之后,话风一转就转到了谢继宁的面前。
谢继宁道:“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解释道:‘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为三纲也。”
“五常乃是仁、义、礼、智、信,是世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庚方问道:“既然谢状元知道‘三纲五常’,读的也是朱子的书,那为何谢状元还要倒行逆施,违背‘三纲五常’,行阳奉阴违,首鼠两端的举动,莫非想要挑战‘三纲五常’不成。”
这话一说出来,就连永安帝都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这话如此严重,谢继宁是儒家子弟,说他挑战‘三纲五常’岂不是说他欺师灭祖,背信弃义。
本来之前何直参与督察院弹劾谢继宁就引人注意,何直乃是谢继宁乡试院试秀才考试的主考官,是他点的谢继宁的案首。
只是比起乡试会试,院试主考官的分量比较小。
加上永安帝下旨不允许考生拜座师,不许作同年录,避免结党,这各级考试主考官的地位大大减低,何直弹劾谢继宁的事情才就这么过去。
如今庚方的言论谢继宁一旦应对失误,传了出去,谢继宁这个儒家子弟将会彻底被人唾弃。
就连之前的那些中立之人,也会唾弃。
谢继宁支持女子读书,虽然不是符合当今的主流,但是可以用一句年少轻狂,怜香惜玉来解释,毕竟影响没有那么差。
欺师灭祖的行为,是人人唾弃的,一旦谢继宁被打上欺师灭祖的行为,谁也保不住他。
谢继宁虽然早就有心里准备,但是当庚方真正说出来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庚先生,在下四岁识字,五岁读论语,六岁读《大学》、《中庸》、《孟子》,七岁读五经,八岁考县试第一,案首、解元、会元、状元。”
“这些年,我是一路考过来,那么多的考官看过我的文章推举我为第一,殿试之时更是承蒙圣上不弃,钦点我为状元。”
“对圣上,我忠君爱国,圣上亦是爱护臣子,君臣相得。于家,我父慈子孝,家中和睦之名远传。我年纪尚小,不曾娶妻,但是我家中长辈都是和睦相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仁义礼智信,我更是时时刻刻的用五常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知庚先生说我违背‘三纲五常’从何说起。”
“谢状元之前连写几篇文章阐明自己支持女子读书,更是在《读书论》中强调所有人都应该读书,不分男女,女子目光短浅,不堪学道,有辱斯文。”
“夫为妻纲,女子卑弱,女子只需要三从四德便足够。况且‘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2)
谢继宁听到这样的将比人的错误归咎于女子的言论,简直是听不下去,直接说道:“话本小说是女子写的吗?舞文弄法,做出丑事是只有女子吗?庚先生可有看看,大牢里面关的男子多还是女子。”
又嗤笑说道:“庚先生你号称有名的大儒,但是也不过如此,不去教育那些写书的卑鄙之人,反而责怪无辜的弱女子,不过是欺软怕硬,管不住无德的男子,只能欺压关在后宅的弱女子。”
“又或者,先生是害怕读书之后的女子变得聪慧,再也不能欺压,所以干脆让女子不读书,不识字,女憧憧,妇空空,这样才能安分。”
“如此说来,庚先生不过是一个欺软怕硬,欺凌弱小,卑鄙无耻的小人罢了。”
庚方想插话却插不进去,见谢继宁最后骂自己是小人,气得伸出手指指着谢继宁道:“你,你,你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也要有礼可夺,庚先生自己说,自己的理论站得住脚吗?大盛王朝的哪一条法律规定女子不能读书,圣上的哪一个圣旨说女子不能读书,就是庚先生自己说的三从四德中也有妇言之说。”
“既然要女子有德,知礼,不读书如何懂礼,不是更应该让女子多读书,修炼德行吗?不读书,如何知道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