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章 1小时22分钟
“警方调查确认。”



“该男子是北海道炭矿自治体联合总长,前任北炭清水泽煤矿技术总工,上山又右卫门。”



岐夫太郎看到这段新闻内容,脸色阴沉。



信长鸠点了一根手卷烟。粗糙的烟丝,燃烧升腾起烟雾,让他的面容模糊不清。



北海道炭矿自治体联合总长,前任北炭清水泽煤矿技术总工,上山又右卫门。



卧轨自杀?



…………



按照新闻里面公布的时间节点。



信长鸠叼着手卷烟,拿出一张纸,在桌子上面书写记录。



逆推时间线。



铁路沿线巡检员发现尸体、几十公里外的夕张市警察局本部前来调查、得出自杀结论、出具书面报告、发布警情讯息……



只用1小时22分钟?



这个距离,夕张市警察局本部,开车到现场都要四十几分钟……



…………



这起案件的调查,是距离事发铁路几十公里的夕张市警察局前来勘探。



信长鸠记得,夕张市粟山町车站附近,就有一个派出所。



几公里内的派出所没有出动。而是几十公里之外,夕张市警察局本部,介入案情……



…………



“我要杀了那个混蛋!”



“吉田卓达!肯定是他干的!”



岐夫太郎,暴起冲到厨房,取出他的双生·锁镰。



他的突然爆发,让信长鸠吓了一跳。



双生·锁镰,在岐夫太郎的怒气刺激下,如同两条准备狩猎的毒蛇,主动攀附,缠绕其腰间,镰刃冒着寒光。



“冷静!”信长鸠一把抓住岐夫太郎:“我们去找五郎。”



喝酒的时候,上山又右卫门先生将一份备份资料,交给了五郎。



可能是因为“捕获”的关系,岐夫太郎没有继续冲动,而是换衣服,将双生·锁镰用外套罩住。



信长鸠将霍兰德双管短柄猎枪带好。



他换上一套宽大衣服,跟岐夫太郎一起急匆匆的去灶门五郎的家中。



…………………………



灶门五郎家位于北炭清水泽煤矿附近的一个超级矿工生活区,这里是矿工家属们的聚集区,鼎盛时候有着4000多人居住。



如今,随着夕张市煤炭产业萧条,这个生活区居住人口只有300余人,一片萧条景色。



灶门五郎家本来住在泷之上车站边上,担任煤矿生产车间司长之后,全家搬迁于此。



…………



信长鸠和岐夫太郎骑着自行车,来到工人生活区的时候。



一辆救护车迎面而过。



信长鸠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灶门五郎家是一个传统的日式一户建。



近三十年RB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独院住宅是RB私家房最初的理想模式。



日语叫“一戸建”的住宅。



由一个小院加停车场、部分私有道路,2至3层的木造小楼构成,面积约在100平米到300平米之间。



…………



70年代开始,公寓式的,即单元式的住宅,开始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流行。



但是,普通家庭的住宅,还是以“一户建”为主。



虽然这种“一户建”外形多种多样,但其实建筑材料都是用木结构建造的。



木结构建筑建造起来的房屋抗震,耐久,建造周期短。



即使是300平米的木屋别墅也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拔地而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