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东以极其正式的态度,对她们姐妹二人说道:“灵秀,毓秀,读书算是一条可以改变命运的捷径,也是普通人为数不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咱说句不夸张的话,学问多了,就算出去打工,都要比没有读过书的挣得多。”
“再说了,你们现在才十一二岁的年纪,就算出门打工估计也几个敢用你们的,就算用了估计也不会给你们多少钱。”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只要刀磨快了,砍柴的效率才高,你们现在好好读书,就相当于是磨刀了,这个道理你们明白吗?”
“至于读书期间的费用,你们不用担心,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们的,所以你们不要胡思乱想,只管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就好!”
——别看粤村富,但他们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甚至比很多不如他们的地方推进的都晚!
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看姐妹俩年龄小,但早已算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用幼小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了。
但限于年龄和见识的原因,她们对唐伟东说的话,还是一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的样子,可这是唐伟东对她们说的话,这可是一直在帮扶她们的、好心人唐叔叔的教导。
不管她们听没听懂,她们只知道唐叔叔这肯定是为了她们好,所以姐妹俩还是乖乖的点了点头,以示遵从唐伟东的建议。
在他们说话的这会儿,一名大约五十来岁的、算是个中老年吧,头顶戴着一顶破草帽,肩膀上还挎着畚箕(粪箕),手里拄着一根、可能是充当拐杖的棍子,缓步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在看到门前的车辆和坐在家门口跟灵秀、毓秀姐妹说话的唐伟东他们时,明显的愣了一下,跟之前两姐妹一样,他同样立马就警惕了起来,脚步也加快了少许。
在看到他时,坐在唐伟东对面的钟灵秀,马上站了起来迎上前去,嘴里还抱怨道:“阿公,不是不让你出去嘛,你怎么又跑出去了?”
——阿公,当地对爷爷的称呼。
这位应该就是两姐妹的爷爷了,唐伟东和张玉荣也起身,笑着跟他打了个招呼:“钟伯,你好,......”
钟伯没有理会孙女的迎接,却像是护崽的“老狗”似的,(没有贬低的意思),警惕的看着唐伟东他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做什么的?”
钟灵秀担心爷爷误会,马上向他介绍道:“阿公,这位就是一直资助我和妹妹的唐叔叔,他这次是来探望我们的。”
一听这就是一直资助自己孙女读书的好心人,钟伯立刻就放下了戒心,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上前拉着唐伟东的手,满怀感激的说道:“原来你就是唐老板啊,谢谢,谢谢你这些年来对孩子们的照顾,谢谢,谢谢,......”
钟伯可能也没什么学问,也说不出多少华丽的辞藻来,翻来覆去的就是“谢谢”两个字。
而且他也不太会讲普通话,他说的话,唐伟东基本都听不懂,还需要手下的工作人员帮着“翻译”才行,但他的态度,却是从表情上就能感觉的出来。
钟灵秀扶着爷爷坐下,唐伟东又关心的询问了一下他的身体,钟伯摇摇头,一脸苦涩的说道:“我的身体一直不好,腿脚也不利索,干不了重活,也没法像其他人那样出去打工。”
“我都这把年纪了,也无所谓了,就是苦了这俩孩子,这么小就要跟着受这个罪,不光要持家,还要照顾我这个累赘,我看着她们都觉得心疼。”
“但我又不能‘走’,我要是走了,她们俩可怎么办哪?所以我还得坚持着活下去,至少也得看到她们成年,或者能独立生活了,我才能放心呐!”
对于这种情况,唐伟东能说点什么呢?除了安慰,其实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可别提让唐伟东把孩子收养了什么的,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多了,唐伟东又不是救世主,收养了这个、其他的收不收养?如果遇见一个收养一个,估计就算是财神爷也养不过来吧?
人啊,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努力的,他能提供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罢了!
因此,他只能安慰钟伯道:“这俩孩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学习成绩又好,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您呐,就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