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百川跟晏旻父亲年纪相仿,晏云山在地方国企上班,已经退休, 现在被单位返聘。吴百川在政府部门上班,他的级别可以干到65岁, 还没退休,但也顶多能再干个两三年。
这一次过来,晏旻给吴百川带了两部2010,这是最基础款的两个手机, 价格不贵,送礼比较合适。
“吴叔叔, 这是我们公司最新出的手机,送给您和阿姨用, 也不贵, 才两千来块钱,这下您总不能拒绝了吧?”
吴百川笑呵呵把玩着小巧的手机,说“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 谢谢你了。这个头就小多了,拿着才方便。”
吴百川一边熟悉着手机的功能, 一边问起了旻西科技的近况。晏旻如实汇报,说起他们又买了两台光刻机的事。
吴百川放下手机,说“中科院选了上海的一家企业合作,一起做光刻机,不过出成品只怕还得要两年。做出来肯定也达不到你们需要的精度吧。”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
晏旻说“这没有关系,只要起步了, 就能慢慢赶上来。虽然做不了高端的光刻机, 现在也有不少产业需要低端芯片, 慢慢追赶,总能赶上来的。”
吴百川说“你们也能用得上?”
“当然用得上,我们也可以帮人生产中低端芯片啊。”晏旻笑着说。
吴百川说“你在北京还能待几天?”
晏旻说“吴叔叔有事?”
吴百川说“你要是有空,回头我请你吃个饭,介绍我的同事给你认识一下。再有两年我就退了,到时候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找科技部解决的,就去找他。当然,我知道你多半也不会麻烦我们,但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跟我们提嘛。”
晏旻笑着说“好。那明天晚上我请吴叔叔和您的同事一起吃饭吧。”
吴百川说“别,我请吧。”
晏旻笑着说“哪能让吴叔叔破费,我请。”
第二天晚上,晏旻和科技部的几个领导一起吃了顿饭,除了吴百川和他说的那个同事于松柏,一位四十多岁的副处长,还有两位领导,一位是负责电子信息科技的副部长,另一位是副秘书长,都是跟吴百川关系比较近的同事。
饭桌上,吴百川对晏旻赞赏有加,毫不掩饰地把他的成绩跟同事们罗列了一番,拿了什么奖,公司设计了什么芯片,推出了什么手机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吴百川作风严谨,很少这么夸人,主动把后辈介绍给同事认识更是绝无仅有,所以他的同事们意外之余,都认为他肯定有事帮晏旻求情。
没想到吴百川话锋一转“于处长,我这侄子不仅做芯片设计,也做芯片制造。他答应等中科院和上海电子研制出国产光刻机后,会帮忙买光刻机的。到时候机器要是出来了,记得联系一下晏旻。”
国产光刻机研发项目是于柏松管辖的范畴,听见吴百川这么说,大感惊诧,怎么反过来竟是要晏旻帮他们的忙啊?真不是搞反了吗?
晏旻接过话茬“是的。如果有国产光刻机,我们愿意采购光刻机,助国产光刻机研发一臂之力。”
副部长和副秘书长都颇感诧异“那就先谢谢晏总了。”
晏旻忙摆手“千万别这么说。我这也不是做慈善,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光刻机能够快速发展,早日追赶上欧美的光刻机精度,这样以后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人。”
几位领导听他这么一说,纷纷竖起大拇指,把他好一顿夸,有胸襟、有远见,堪称青年企业家的楷模。
晏旻也知道,吴百川是在给自己铺路,所以很珍惜这次见面的机会,应对得十分得体。
他和领导们交换了名片,这些领导多是学技术出身,虽然离科研一线已经很久了,但起码是尊重科学的,对旻西这样的企业是十分支持的。
将来如果政策要扶持芯片产业,这几位领导肯定首先想到的会是晏旻的旻西科技。
在北京收完房,晏旻回了一趟黄山,跟父母说起了自己在北京的拆迁房,希望他们明年能帮忙去盯装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