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六章 考察2



岩头村共有300多户人家,目前的小学适龄学生人数为250多人。也就是说每个年级都不到50人,基本上就是1个年级1个班。而所有的老师加起来也就11人,甚至有的老师1个人要教3个年级的课程。



至于水平如何,据袁天祥介绍,大部分也就是高中或者中专的水平,1个大学生都没有。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没有哪个大学生愿意到村里来教这样的小学。大家普遍的还是选择了县城,毕竟各方面的条件不能相比。



李健仁能够理解,谁不希望拥有更好的条件,人之常情而已。



当众人好不容易将车开到岩头小学的时候,看到倒是1份热闹的景象,大概是刚下课的缘故,孩子都在操场上玩着。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橡皮筋。还有更多的男孩子,在相互的打闹着。



当他们看到两辆崭新的越野车停在学校门口的时候,1个个的还充满了好奇,都凑了上来,冲着里面张望着。



李健仁带着微笑下车,还冲着小朋友摆摆手。不过,孩子们却不买他的账,1下子就1哄而散,离他远远的打量着这位穿着光鲜的年轻人。



李健仁有点尴尬,不过很快也就放下。在袁天祥的带领下,开始朝着校长室走去。



整天而言,岩头村小学还算过得去,3排的教室很整齐的矗立在那边。虽然已经显得陈旧,但并没有出现危房的可能。



走进教室后,倒是那1排排规则不1的课桌让他有点大开眼界。



原来,这里的孩子的课桌椅都是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学校并不提供这些。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



同样的,教师们的办公桌之类的,都已经不知道用过多少年头,始终没有更换。连校长室会客的桌椅,都没有统1起来,还是两种样式的。



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教育局财政的窘境。要不然,不会连校长室都显得如此的寒酸。



半个小时后,李健仁也算是参观完了这并不是很大的小学。总体而言,这里还行。至少没有到那种不堪使用的地步,再维持个几年,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而李健仁主要的想法还是在乡里,建造中心小学,把所有的孩子集中到那边。那样的话,除了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设施之外,将好的教师资源集中那边,也能让孩子们收到更好的教育。



并且,李健仁也打算花费1定的资金,建立教学基金,用于鼓励好的老师能够到这些乡镇来教学。



他相信,新的教学大楼,工资待遇能够满足,还能有1定的奖励措施。这样的条件,甚至比县城里还要好些的话,那些好的老师肯定愿意往下走,而不是全部集中到县城去。



按照李健仁的计算,1个乡镇建1所中心小学和中学,如果按照防震的高要求、高标准来做,并且效仿他在其他地区那样,建造现代化的学校的话,1所学校的建造费用将要达到1千万。



这还是因为西川这边的人工以及建造材料相对而言比较的便宜。如果在逸苏省那边,这样做的话,其成本至少要涨20,达到1千两百万。



每个乡镇1所中学和1所小学,都按照高标准来做的话,就是需要两千万的费用。而易县有9个这样的乡镇,总费用就是需要18个亿。    。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