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尖锐
论,有些同志同样提出了和宋援朝今天所问的类似问题。



“除了管理外,职工的思想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他的不去说,仅仅是大锅饭的问题就很严重,做好做差一个样,反正每月开工资,这点想必伯父您也知道。”



“市场的开放,或者说改革目前开放是一个大趋势,这点不能否认。可是伯父,一旦我们许多国有企业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直接面临市场,他们是否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宋援朝神色非常认真:“您听的没错,我用了残酷这个词来形容市场,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下,市场虽然可以说是一潭死水,缺乏竞争,导致生产力底下,这的确是大问题。”



“可当时代改变,市场开放后,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市场需求的勐增会使得目前许多企业过上一段不错的日子,可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需求方向的改变,那么必然会产生竞争。这种竞争可不是之前行业和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也不是靠着计划安排就能解决的。”



“这种竞争是各种不同资本对市场抢夺的竞争,比如说国有企业、集体性企业,个体,甚至以后可能出现的私营和外资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想来您比我更清楚,在这样残酷的竞争情况下,这些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是否能生存下去呢?”



看着紧皱眉头的林道远,宋援朝继续说道:“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几年后这种情况就会不断出现,由于理念落后,经营手段简单,内耗严重,习惯于依存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企业在这种冲击下必然会垮掉一大批。”



“但目前的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进行有限的市场开放。”林道远反驳道。



“您说的没错,但您应该知道这种模式是会改变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不可能一直共存,必须有主有次。当随着市场的开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计划的作用会逐渐被市场本身所取代。您刚才也说了,改革开放是大趋势,是长远政策,是打破之前僵硬化市场的手段,所以您难道不觉得我设想的这些不会出现么?”



“一家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它的背后不仅仅只是企业本身这么简单,依附它存在的是千百万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一旦企业垮掉,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些家庭。正是因为如此,伯父,我才会提醒您,我们必须在全面市场开放之做好迎接竞争的准备,这样才能把未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林道远许久都没说话,宋援朝的这番话实在让他出乎意料,他没想到宋援朝会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是怎么想到这点的?”过了好一会儿,林道远开口问道。



“您还记得我之前在沪海一家校办工厂上班吧?”



见林道远点点头,宋援朝说起了校办工厂目前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早在他考上大学前已经有了一些预兆,但那时候还未影响到整个校办工厂的运行。



当时,宋援朝婉转地提醒过马厂长,因为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市场改变的趋势和对企业的冲击,可对于马厂长来说,他却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相反还觉得宋援朝有些杞人忧天。



事实证明了宋援朝是对的,随着市场的开放,尤其是国庆前后市场的变化,使得校办工厂的订单进一步锐减,如果不是宋援朝走之前留下的印刷车间,和现在转产假领子,恐怕现在校办工厂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



校办工厂虽然只是一家小型的集体性质企业,但由小见大道理是一样的。那些国有的大型企业虽然背后有国家的支持,可当面临更大的冲击时,一旦应对失策所带来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



林道远不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老百姓的心里想的很是简单,许多人认为企业既然是国家的,自己就是为国家上班工作,企业出了问题国家自然会管,老百姓需要担心什么呢?



可恰恰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当市场开放到一定程度,对于这些企业,相关部门就算想管也是有心无力,长期地,甚至无限制的输入资金,为企业不断输血,却又看不到任何复苏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无非就是壮士断腕而已。



企业垮了,厂子倒了,那些领导或许还有去处,换个地方一样当官。可在这些企业工作了大半辈子,甚至一家夫妻、父子、兄弟、姐妹两代乃至三代人都在这些企业的普通家庭怎么办?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随着宋援朝的讲述,林道远突然觉得在这方面他们的考虑是有不周全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