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所顾忌,堂中读书人一开始只是小声讨论,后来随着气氛日渐热烈,一群人渐渐忘记束缚,畅所欲言。
他们分析最可能舞弊的举子,讨论肖侍郎是提前泄题还是提名时对某些人特殊照顾,议论得热火朝天,言语间对朝廷和皇帝都有了些怨气,怪朝廷识人不清,才有今朝的舞弊事件。
话题越来越危险,作为一开始的扇动者云老,却悠闲地坐在位置上喝茶,仿佛在看着一场好戏。
这位云老,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
“小郎君,你一直盯着老夫,难道老夫身上有什么不妥当之处?”云老注意到一道探寻的视线,抬头看去,目光在她耳朵上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是的,这位蓝衫小郎君是位女郎,还是叶蓁蓁乔装打扮的。
在得到崔维桢的嘱咐后,她一回家就去了一趟外书房,乔装打扮一番就前来闹市,离骚馆是她的第一站。
还不知自己露馅的叶蓁蓁,打量人被抓住也不慌张,落落大方地拱了拱手,道,“云老,诸位都在讨论被抓入牢中举子舞弊的可能性,您觉得崔会元是否清白呢?”
崔维桢算是明星人物,一提起他的名字,周围在讨论的读书人声音渐渐停歇,齐齐朝云老看去,等待着他的分析。
谁知云老突然调皮了起来,笑眯眯地看着蓝衫小郎君,说道,“小郎君,你是希望我怎么回答呢?老夫不才,但还有几分影响力,说出的话还是有几个人信的。”
叶蓁蓁脸上带着笃定的笑意,“云老肯定也是觉得,崔会元是清白的。”
云老见没有吓到人,有些无趣地摇了摇头,不知低声嘟哝了些什么,很快就用正常的音量说道,“这个小郎君说的不错,崔会元自然不会舞弊。且不说以才华高低,就说他一手出神入化的须弥丹青,已经简在帝心,风靡京城,就算考得不好,在通榜上也是有姓名的……”
大周的科举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及第者不仅仅取决于考试卷面分,还会根据举子在社会上的名望制作“帮贴”,又称“通榜贴”,以供主考官参考。
有些时候在考试之前都开始内定及第者人选,这也是上京赶考的举人为何如此迫切地给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和文坛巨擘投卷的缘故,因为通榜上的名单,是依照这些人的评价制定的。
名气愈大,上通榜的机会也就愈大。被陛下亲口赞许过的崔维桢,名气难道还不比其他举子大?只要他文才不是太过浅薄,最终都是当之无愧的会元。
若是让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取代崔维桢成为会元,这让陛下的脸往哪儿搁?
综上所述,崔维桢只要不是脑子进水,根本不需要再行舞弊之事,更别说行贿讨好某些主考官了——主考官的名气能有陛下大吗?
云老娓娓道来,听者莫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叶蓁蓁更是露出一抹隐秘的微笑。
她十分确定及肯定,这位云老,肯定是崔维桢安排的营销大号了。
早在临阳府的时候,他就非常娴熟地运用舆论的力量进行反击,没理由到了京城,反而丢了这个本事。
这位云老,从一开始就把行贿舞弊的罪名往肖侍郎身上引,一点也不怕得罪他背后的恪王,若是没有什么后台,打死她都不信。
想到这里,叶蓁蓁脸上的笑容愈发亲切,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写满了字的宣纸,恭恭敬敬地递给云老,道,“云老,我家下人的同乡在崔会元家当书童,听说崔会元前不久有了新作,我仰慕崔会元许久,便央求着抄录了一份,现有诸多同道在场,愿与诸位共享。”
其他人一听,顿时欣然,连声要求云老读一读,让他们一同膜拜崔会元的大作。
云老被当做反手利用了一番,也不气恼,只是在打开宣纸,看到这笔熟悉的行书后,嘴角忍不住一抽,总算是猜到这位小娘子的身份了。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总算让他见着崔维桢那位传奇夫人了。
把本人的字迹冒充书童誊写,还真当他老人家不认识原作者了?
忍住一吐为快的欲望,云老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这篇名为《报朝廷书》,实则为《论如何高明地拍马屁的技巧大全》——
“……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