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酒囊饭桶的;也有张远这种才学不俗、性格开朗活泼的;更熟悉的是崔维桢,他符合了她对古代读书人的所有幻想,文质彬彬又多才多艺,读书人的清雅和世家子的矜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散发着无以伦比的魅力。
或许是她见的读书人还不够多,但无论怎么样,他们与鲁迅先生笔下考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的酸儒书生,是截然不同。
或许,他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叶蓁蓁如是想着。
在她走神的功夫,场中的舞蹈已经告一段落,场中掌声雷动,叶蓁蓁也非常捧场,只是她文辞匮乏,除了叫好,实在夸不出什么好听的话了。
这时候就体现了崔维桢作为大才子的素养。
只见他不假思索,出口成诗。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食客,食客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千里余。”
场中先是,很快就满堂喝彩。
所有人都超他看来,想要结交这位出口成诗的大才子,那位与胡姬起舞的年轻人也看过来,待看清对方面容,他顿时大喜地走过来,一巴掌拍在崔维桢肩膀上,语气颇有些幽怨。
“维桢,你怎么也在这里?太不够义气了,出来玩居然不约我!”
崔维桢似是喜欢来人脾气,也不介意被人拍打报复,而是无奈地说道,“我今日陪内子出门闲逛,哪里想到会遇上你。原本我还想着过几日,一家人正式地登门拜访呢。”
居然还是认识的?
叶蓁蓁看着眼前笑容满面的俊秀男子,不禁陷入疑惑之中,此人看起来很眼熟,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