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灯火通明。
十岁的赵子渊乃是五个孩子的大哥,此时此刻的他正在认真的看书。
他身边的一六岁女童赵子佳正在用毛笔笨拙的在宣纸上书写,字体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她神情倔强,一定要写得跟大哥一般板板正正。
八岁的赵子博和七岁的赵子玉两人窃窃私语,一脸愁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与赵子佳一母同胞的是六岁的赵子昂,半个时辰过去了,他面前经史子集一页未动。
但是他正认真的看着琴谱,肉乎乎的手指时不时的在桌子上弹起。
耳边传来细微动静,赵子渊抬头,“子博、子玉,你二人在作何?”
赵子博道:“子玉想要回家。”
赵子渊声音沉稳,“乡下的不是我们的家,我们是骠骑将军的儿子,这里才是我们的家。”
赵子玉辩驳道:“不是,才不是!我想念嬷嬷做的桂花糕,想念颍州羊肉汤,想念颍州的一切的一切,我要回家。”
赵子渊依旧心平气和道:“现在父亲不在家,若是在了,听见你这话,你定然少不了一顿教训。”
赵子玉气鼓鼓道:“自我生下来,我就没见到父亲几眼,如今我们大老远从乡下到长安,不是也没见父亲半面?只有祖父而已。我求之不得父亲教训我。”
原本一直认真看书的赵子昂听了三哥赵子玉的话,忍不住鼻头一酸,“就是,别人羡慕我们是骠骑将军的儿子,可是我们压根连父亲什么样子都见不记得了。他……他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父亲!”
赵子渊“啪”一声将书合上,眉眼一沉,“休得胡说!父亲常年带兵打仗,哪里有空管我们!”
赵子博低声道:“没空管我们,却有空寻花问柳。”
赵子渊胸口一窒,他懂弟弟们的委屈,但是他是大哥必须以身作则,维护父亲的形象。
即使说……父亲的模样已经在他印象中模糊了……
小八引着,赵音音在门口听到侄子的话,心中不禁一酸,这些年的确委屈了这些孩子,自己这个姑姑亦是没有做好。
若是当初赵琛决定将孩子送回乡下时,自己能阻拦,也许孩子们不会这般怨恨赵琛。
赵音音推开门,笑道:“该饿了吧,吃点燕窝吧。”
赵子渊起身,在他眼神的示意下,其余弟弟妹妹排的整整齐齐,向赵音音行礼,“侄子(女)见过姑姑。”
这些孩子对自己这般客气,赵音音心头复杂,让他们入座,吃燕窝。
赵子渊上前两步,“姑姑,请问父亲何时能回来?诸位弟弟妹妹甚是思念父亲。”
赵音音摸摸他的头,温声道:“你父亲并非故意不见你们,只是去执行任务了。你们切莫怨恨他将尔等送到乡下,他乃是朝中重臣,骠骑大将军,在朝中虽然得势,但是结怨不少。”
“他常年征战沙场,他担心歹人趁他不在谋害你们,才将你们送到安全之地的。”
赵子渊神情淡淡,拱手道:“父亲良苦用心,儿自当理解。”
赵子玉不满嚷嚷道:“朝中这么多大臣,都有结怨,也不见他们将孩子送到乡下啊。这些年若非姑姑和祖父照拂,我们不知会什么样呢。”
赵音音浅笑:“姑姑与祖父的照拂亦是兄长所托。”
赵子博和赵子玉闻言,神色稍微好些。
赵音音坐在赵子渊边上,“近日弟弟妹妹是否闹着要乡下?”
赵子渊“嗯”了一声,“是会有些,但是长安比乡下好太多了,他们左不过是不适应而已,过段时间就好了。”
赵子渊微微垂首,灯光洒在脸上,他鼻子高挺,侧面轮廓英俊坚毅,依稀可见少年赵琛的影子。
可他不过十岁,便这般懂事沉稳,反而失了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稚气,倒是让赵音音心疼。
赵子渊问道:“姑姑,今日前来不知是有何要事?”
赵音音一般都是白日来,很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