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的,好官少,能为百姓做事的青天,更少。
可似乎是到了京城后,见识到诸多改变后,尤其跟记忆中的进行对比,会惊人的发现这些改变之大,令人咂舌。
“这就是我想说的另一面。”
卢象升面露怅然,言语略显感慨,“其实钱法诸事也好,京畿卫戍调整也罢,包括我等近期其他所听诸事,都无一不在表明一点。
今上想铲除弊政,整顿吏治,叫大明推动新政,以谋社稷再度中兴。
如此便牵扯到皇权巩固。
就某所了解的这些,近些时日所想,发现今上很有主见,做事喜乾纲独断,不受朝中诸公的影响。
今上所倚重的那帮文武,抛开厂卫这一块不说,都是有能力,务实的代表。
像顺天府尹陈奇瑜,从他就任以来,不止是京城这边,就连京畿治下,都有着诸多的改变。
像天津知府孙传庭,先前所设天津三卫,被其奉旨撤卫设府后,谁能想象,天津治下竟无流民,且开海通商,和欧罗巴各国海商通商。”
“咱大明,早就该推行新政了!”
张之象冷哼一声,眉头紧锁道:“看看那帮东林党,还有齐楚浙党等派,一个个明争暗斗,都把风气破坏成什么样子了。
此前在进京赶考时,某心里还在想,京城这边的局势,只怕会比金陵那边更乱。
毕竟新君克继大统,朝中那帮诸派官员,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争权夺利,却不成想竟是这般境遇。”
“说的对!”
陈志仁赞许道:“某最反感的就是结社,可东林党那帮读书人,非但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
有句话怎么说的,嗯,空谈误国,泛泛其谈,这些在大明官报都提及过。
看看现在江南那边,特别是南直隶治下,一个个过得都是纸醉金迷,吹捧之风盛行的生活。
要知道建虏反叛大明,现在都还没镇压下来啊。”
其实大明的读书人,并非都像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这些有牵连的读书人那般,所讲之言处处以抨击朝政为主。
像卢象升、张之象这些人,都是有自己见解的,同样是进修儒家思想,进修圣贤之道,可思想这种东西,却是有着诸多差异的。
“所以京城治下,所掀起的那些争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今上有意为之的。”
卢象升双眼微眯,轻叹道:“倘若今上,像一些清流和读书人,所言的那般昏庸,恐他们就不会这般大放厥词,早就被锦衣卫给逮捕起来了。
可自始至终,我等在抵京以来,你们可曾发现备受天子倚重的厂卫,在京城上下仗势凌人吗?”
张之象、陈志仁相视一眼,陷入到思索之中,似乎有一些事实真相,被有意识的遮掩起来了。
“我等应当庆幸,遇到了一位明君啊。”
卢象升再度拿起书籍,眼神坚定道:“国无小事,朝中所起风波如何,时下跟我等并不干系。
若是真想看着大明社稷变好,先前所看诸多的不忿事,不在大明地方出现,那就要把握好这次科举,能金榜题名。
唯有这般,也只有这般,我等才有资格追随在天子麾下,去真正做一些事情,而非被某些人所左右。”
言罢,卢象升遂继续温习文章,而听闻这番话的张之象、陈志仁,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似乎心中的不少疑惑,这一刻全都解开了。
跟风固然是好,可这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猎奇?
激亢?
似乎除了这些没用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人,不该被所谓时局左右,应当有自己的判断和定力。
显然卢象升就是此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