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第一帝》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河道改制(1)
源就在于建设和防范上。



被自家皇爷出言夸赞,叫魏忠贤心里很高兴,然表面却没有流露出,毕竟现在所讲的事情,是很沉重的。



“皇爷,奴婢觉得朝廷不清楚,不了解,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亦是造成水灾常年形成的根源。”



刘若愚想了想,硬着头皮,作揖道:“在奴婢没有进宫前,家乡一带就曾多次有过类似的情况。



明明出现水灾,可一些地方官员,却害怕朝廷追查下来,就欺上压下,有一次水灾太大了,压不住了,才呈递上去。



可那次死掉的人很多,不过其他的没有改变……”



说着,说着,刘若愚却不敢讲了,他感受到自家皇爷的怒意,这叫魏忠贤也好,王体乾也罢,都低下了脑袋。



“司礼监这边,即刻根据所存案牍,对内廷的宦官群体,展开一次调查。”



朱由校强压怒意,对众人说道:“凡是所在家乡,地处运河、黄河、长江、江淮等主河道的,都进行一次深入询问。



内书堂协助调查。



朕要知道涉及治河的一应情况,用最短的时间,将收集的问题都整理出来,不要给朕粉饰太平!”



“奴婢等遵旨!”



众人当即应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身为大明皇帝,朱由校不可能离开紫禁城,去大明各地实际调研,也不可能谴派内廷宦官,外派到各地去了解。



此举无疑是劳民伤财,会催化地方上的混乱。



不过内廷有宦官群体,规模极为庞大,他们子孙根虽被割掉了,但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没有进宫之前,所经历的种种,总是不会忘掉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内廷的太监宦官不算人,或许他们性格扭曲,但那也是人。”



偌大的东暖阁,仅剩朱由校一人,看着眼前的案牍,双眼却微眯起来:“单纯的靠一些冰冷的文字,就想了解实际情况,这是脱离现实的表现。



文官呈递的奏疏。



要信,但不能全信。



大明宦官的规模,之所以这般庞大,一方面是皇权所致,然另一方面也是没有活路所致。



割掉子孙根,断了香火,这可是最大的不孝。



想改变大明水利建设和防范的现状,需要兼顾很多,超前的治理方式,包括材料研制运用,确实很重要。



不过最重要的终究是制度和追责,没有一个区域分明,职权分明,奖惩明确,高效廉洁的体系,想改变这一切,纯粹就是无用功。”www.



这两日,对整个紫禁城来讲,是极为不平静的。



这两日,对朱由校而言,是异常忙碌的。



不过宫里发生的种种,宫外对此却毫不知情。



过去像极了筛子的紫禁城,在朱由校的绝对掌控下,彻底成了禁地,这是属于他的私人领地。



面对小冰河时期的威胁,朱由校知晓时间的紧迫,若是不能改变大明治理水利,营建水利,那套落后僵化的模式,此后数十年间,大明将因水灾、旱灾的影响,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不计其数。



“元辅,您说这几日,陛下深居内廷,一不召大臣奏对,二不召御门听政,就当前这等朝局,陛下难道要效仿……”孙如游神情有些凝重,看向伏案忙碌的方从哲,皱眉说道。



“效仿什么?”



方从哲手下一顿,抬头道:“陛下想要做些什么,岂是我等臣子,所能在私底下,去妄加评议的?



难道你不知隔墙有耳?



时至今日,你还没有看明白吗?



现在是天启朝,不是万历朝,更非泰昌朝,有些事情不要过多掺和,陛下有意改变朝纲,你还没揣摩到吗?”



“元辅,本辅怎会不知这些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