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道:“到底是出来晚了,没听到那最精彩的部分,真是惜哉。”
“黄少爷,这皇店前所聚说书人,是您的意思吗?”陈奇瑜露出不解,边走边说道:“方才那人,所讲的大明官报,又是何物?”
“是本少爷的意思。”
朱由校微微点头道:“这京城各坊所开皇店,皆聚有说书人,他们靠本事吃饭,意在将那晦涩难通的大明官报,用说书的方式,讲给过往的百姓听。
先前京城这边,包括京畿治下,动辄就流言四起,叫百姓整日惶恐,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辈,能趁乱谋势发财。
为杜绝此等情况,就有了这大明官报。
当然,还有一批报纸,都在筹措之中,以后想利用舆情,去质疑朝廷,抨击朝政,搅乱秩序,是不可能了。”
在朱由校讲这些时,刘若愚从怀中掏出一份报纸,递到陈奇瑜跟前,这叫有些惊疑的陈奇瑜,接过后便看了起来。
几张薄薄的纸,油墨味很重,报头印着‘大明官报,天启元年三月,第一期,正版。’一串正楷字样。
不知不觉,陈奇瑜停下了脚步,双眸微张,翻看着手里的大明官报,从辽东奏捷的专刊,到侦破暗通建虏的专刊,一页一页的看着。
越看,越心惊。
越看,越激动。
朱由校拿着纸扇,静静的站在一旁,并没有出言催促,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倒是刘若愚他们,神情紧张起来。
“这大明官报,好啊!”
看到最后的陈奇瑜,难掩激动道:“有此等邸报,似先前难控的流言蜚语,就不攻自破了。
当初大明战败失利,叫多少人心惧建虏,往往辽东有任何风声,就会让京畿治下,生出不少乱子……”
“玉铉,这官报的好处,可不止于此。”
见陈奇瑜这般,朱由校伸手笑道:“像涉及崇文门税关变动,这样的一些良政调整,亦会刊登到此报上。
将良政调整以后,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包括各项解读,都明明白白的写上去,叫更多的人看到。
朝中的某些人啊,包括地方之上,就为自己那点私利,曲解朝廷所做之事,以煽动周边的不满。
玉铉就任顺天府尹后,能感受到崇文门税改后,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吧?别的就暂且不提了。
就说崇文门那边。
没有推行税改之前,那里是日日拥堵,想要进出城门,往往耽搁很久,若是没有寻事滋事者,还好,排队等候就是了。
可要是闹出冲突,耽搁的时间就更久了,这也使得崇文门一带的治安,往往是京城最堪忧的。”
“没错。”
陈奇瑜点头应道:“在试行完税改后,不仅是崇文门的治安变好,就连其他各门的治安,也都变好很多。
进出城门贩运各种货物的,都会被安排到特定时辰,在完成相应流程,缴纳完相应的税银,就能井然有序的进城。
看似多缴纳了一些税银,可实则对那些小家小户,却形成了有力保护,刁难盘剥没了,恶意竞争没了。
就在这几月间,京城私贩盐、茶等物的猖獗,被狠狠打击下来,没人敢去顶风私贩。
这亦是崇文门税关,所征税银激增的原因之一。”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享受不同层级的特权,就会形成不同的垄断形式。
从核心的教育层面,到晋升渠道,再到经济领域等等,这就在所难免的,会形成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巨大。
不知不觉间,大明朝廷就被架起来了,想解决大明弊政和毒瘤,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挑战。
朱由校所想的破局关键,就是撕裂被官绅等既得利益群体,所把持着的舆情导向。
握着这个利器,就能叫更多人知道,某项变动和调整,非但没有叫你受损,还叫你得到诸多好处。
“崇文门税关谋改,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