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即可证明frey的椭圆曲线刚好在这一特例范围内,那费马大定理不就成立了?
在八年前,德国数学家弗雷建立了谷山-志村猜想和费马大定理的联系,即假定“费马大定理”不成立,即存在一组非零整数a,b,c,使得a的n次方+b的n次方=c的n次方(n>2)。
那么用这组数构造出的形如y的平方=x(x+a的n次方)乘以(x-b的n次方)的椭圆曲线,不可能是模曲线。
他试图用反证的方法去证明费马大定理,不过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搁置。
当燕大的高材生们还在争论不休,甚至要开始动手的时候,李树起身走到大家面前道:“思路已经很明朗,不用在意他是哪国人提出来的猜想,他们只不过是发掘出宇宙中渺小的沙粒而已,不用带情绪。”
李树随后自己手动把教研室的黑板擦干净,开始对谷山-志村猜想的解释。
随着解释的深入,高材生们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这个猜想中的奥妙。
虽说这个理论晦涩难懂,国内甚少有人流传,不过这些高智商的人,迅速理解了其中的奥妙,并开始分工合作证明起来。
各种知识点的信息流飞速的在李树脑中流过,在信息流整理成型的时候,李树突然意识到,他距离证明已经不远了。
高材生们的争执逐渐消失,变成了相互指点。
当然,这并不代表证明过程轻松,要知道,另外一个时空的怀尔斯是几经周折才最终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时间来到晚上十一点,证明团队里的人依旧乐此不疲的在书写、讨论,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去搜寻资料。
李树不断的翻阅着他们的手稿,并不断的通过检索和模拟推理指出其中的谬误之处,果然,在运用这些高深且晦涩的数学理论的时候,很容易让人陷入陷阱,而在陷入证明的陷阱之后,很困难才能从陷阱中跳出来。
在翻阅学生们稿件的过程中,李树自己的证明过程也正在慢慢的生成中。
这时候,一个身着食堂工作服的大姐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道:“各位同志,辛苦啦,尹院长让我给大家准备了宵夜。”
宵夜是炸酱面,据说还是尹安亲手炒的香气扑鼻,上面的红萝卜丝切得也很整齐均匀。
李树已经很久没吃炸酱面了,第一嘴下去相当的满足,粗细均匀的面条,一吃就是新鲜的手擀面。
当夹起一根裹满酱汁的被切断的面条的时候,李树愣住了。
并不是面条上有毛,或者有苍蝇。
而是他看到这小段面条卷曲在一起,变成一个环,李树想到了复环面。
这一刻,李树高速思考的大脑把之前所有证明过程联立在一起,在某一瞬间,李树放下筷子,喃喃自语道:“证毕。”
其他正在大快朵颐的人根本没听到李树的轻声细语,而是直呼尹安院长的做面手艺高超。
李树起身拿了一塌纸,去了隔壁空无一人的房间,他不准备让其他人看到自己超高速书写的非人类操作。
在另一个时空,怀尔斯证明的过程是用英文书写的,很久以后才有人将其翻译成华夏人能够读懂的汉语过程,不过那依旧显得相当晦涩,而且翻译的痕迹极其浓重。
现在,除了那些必须要用到国际公认数学符号的地方,所有需要语言表述的证明过程,李树全都用优美的汉语表达出来,让老外去晦涩难懂去!
飞速书写的过程比打印机还要快,由于有旁征博引的过程,加上又对那些外国人发现的定理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当证明过程过半的时候,稿纸已经用去了两百页,如果这么下去,证明过程讲用掉超过四百页。
李树还留了另外一个给数学家看的简化版,可即便是这样,稿纸数量依旧是99页。
这些证明过程里,李树画了大量的图,使其更加明了,为了让其看起来像手稿,李树故意使字体不太标准。
当李树完成最后的证明的时候,还写下了一段话: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是一部曲折而辉煌的数学史诗,这就好像一场接力赛一样,而完成最后一棒长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