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种地的艰难,臣还是有所了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韩度点头,继续说道:“而且不仅如此,臣还是知道,土地的产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有富裕到贫瘠,逐渐减产的。”
听到土地的产量会逐渐降低,这下子连老朱都不淡定了。眼神中厉芒一闪而逝,沉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韩度两手一摊,无奈叹道:“自然是真的。”
一旁的汤和,满脸严肃的盯着韩度,厉声说道:“小子,你可不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老夫也是知农事的,怎么没有见过田地的产量降低的情况?”
汤和的意思,不是想要反驳韩度,而是出于对韩度的保护。要是韩度真的是信口开河的话,皇上即便是看着他已经训斥过韩度的份上,也不会对韩度处罚的太重。
可惜的是,韩度没有意会到汤和的好意,不过韩度说的也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汤和见韩度无动于衷,就要再提醒一番,却被皇上挥手把他的话给憋了回去。
“你继续说。”老朱朝韩度说道。
韩度解释道:“信国公没有发现,那是因为时间太短,察觉不到而已。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没有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是察觉不到这其中的变化的。”
想了想,韩度举了一个例子,“就拿河南承宣布政使来说吧,在千年之前,那可是富饶的中原大地,富得流油的地方。但是现在呢?呵呵,恐怕它在大明内连前十都进不去吧。”
韩度的话音落下,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熟读史书的人,中原大地的富饶,几人都看过史书的记载。但是现在的确是变得普普通通,难道真是韩度说的土地会变得贫瘠的原因?
中原大地的转变,韩度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以往的人们解释这种现象,多用天命转移、龙气移动来解释。
老朱想到了一个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重要的一点,如果是前人认为的天命转移、龙气移动,倒也罢了,因为不管这天命怎么转移、龙气如何移动,那都是在这大明土地上。了不起就是一些富饶一点,一些贫瘠一点而已,从大明整体上来看,肉还是烂在锅里的。
但是如果是韩度说的所以土地都会变得越来越贫瘠的话,那可就遭了。那就意味着,这京城周边几个承宣布政使现在富饶的土地,在千百年以后就会变得和曾经的中原大地一样?如此一来,那大明岂不是......
别看老朱以往张口闭口说什么,“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什么大明要是能够赶上汉朝,延续四百年他就知足了”。
其实在开国皇帝眼里,那一个不希望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能够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你有什么办法?”老朱语气平静,但是他的内气却掀起惊涛骇浪。不过即便他是皇帝,面对这自然天道,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把球踢给韩度罢了。
谁让他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的呢?既然韩度有本事捅破,那在老朱看来,韩度就应该有本事再把它糊起来。
土地逐渐贫瘠化,这问题该如何解决,韩度自然是有办法的。无非不过是增施各种微生物肥料,或者施加各种有利于植物生长吸收的元素。
但在这个时代,没有相关的工业产业,韩度也是无计可施。
不过老朱的目的也不是非要让韩度解决土地贫瘠化的问题,他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想要韩度解决百姓‘吃食’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韩度自然是有想法的。
“皇上,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土地里的产出不够吃,自然会有百姓入山林,猎取活物食用,也有百姓入水捕鱼。多吃一口肉,就能够少吃三五口粮食。既然靠山靠水都是一条路,那为什么靠海不会是一条路?大海无边无垠,论面积可比土地要宽阔的多。而且海里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种鱼类海产众多,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就微臣所知,琼州以南有涨海,传闻里面鱼类之多,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号称,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汤和闻言嗤笑一声,“小子,你没有去过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