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以前的知县不住这吗?这也太破了吧?”宋长乐有些难以想像。
宋英娘无奈道:“黔地经常发生动乱,辽人不定时闯进来打劫,此地苗人多,汉人少,县令制肘颇多,干不成什么事,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里搞的到钱装修衙门。”
他们刚来的时候衙门的大门都脱漆破旧的很,还是叶孝元来了自掏腰包把大门给重新修补好的。
“来的时候还觉得咱挺富有的,到了这啥都要咱倒贴,那可太难了。”宋老太替女婿心酸。
“这边修葺好的房子咱先挤一挤住着,等过些时候剩下的也修缮好就宽敞了,也别多想,总归咱们自己的日子是不难过的,就是要治理好这地方不容易,不过那些由相公和大郎二郎操心去。”宋英娘很光棍的说。
宋老太走了一圈回来,心中满意了几分,“这院子倒是挺大,空地上以后就菜,也省得还要出去买,就是黔地的气候不知道适合种哪些菜,回头得去打听一下。”
三郎四郎也把前院和后来院都参观了一番,有些了然道:“这县衙穷的一个铜板都拿不出来,难怪衙役只有零星两三个,恐怕是连月俸都发不出来,谁愿意来上职。”
宋英娘无奈的笑出声,“可不是么?听说每个月都只能领一半的月银,剩下的都欠着,之前的那结县令胆子小,整天就缩在衙门里不出去,也不管事,想管也管不动,就苟着等任期一到好调走。”
“所以现在衙门里拢拱有几个人?”宋长乐替她爹觉得心酸,这县令当的真惨。
“就三个守门的衙差,其他人都不来了,这三个还是年纪大了不好找活才留下混日子的,连个师爷都没有,更别提其他的,幸好你大哥二哥厉害能帮上忙,不然你爹就是个光杆县令怕是得哭出来,啥也干不成,也只能躲在衙门混几年。”宋英娘想起来就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宋长乐握了握拳打气,“幸好我们家的人都是能干的,爹有我们支持,肯定能支棱起来。”
“幸亏有我们。”宋英娘也觉得相公有福气,有他们这么能干的家人。
“那城门口收税的是什么人?”四郎疑惑道。
“听说是苗人,你爹现在县衙的事还没处理清楚,回头再处理城门那边的事。”宋英娘对这些也不懂,她只能尽量把后宅给打理好。
这黔地委实太乱了。
接下来的日子,三郎四郎暂时就帮忙修房子,宋老太在院子里翻地种菜,宋英娘更是忙的像个陀螺停不下来。
叶孝元除了第一日和家人一起吃了团圆饭,其他时候就带着大郎二郎整理衙门里的文书,他们刚来对黔地不甚了解,什么都要从头摸索。
全家大概只有宋长乐是最轻闲的,她在家里帮了几天忙就待不住了,带着立春去外面逛。
结果发现外面好多衣不蔽体的小孩,全身脏污,原还以为是乞丐,结果这些都是有家的孩子,就是平日里放养,家里穷吃不饱,也没多余衣服的穿,看起来跟乞丐没差。
“过的什么日子,想想我们南边的百姓真是幸福多了。”立春突然觉得当初的自己也没那么惨了,和这些人比,好吧,也差不多这样。
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黔地的百姓这么难。
“这里的店铺也好少,里面卖的东西也不多。”宋长乐光顾了几间铺子后,更心酸了,更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重犯要被流放到黔地这些地方了。
“听说这里还算好的,那些流放犯住的村子更穷,所有人都半死不活的,还有人监督,每日干的活又重。”立春这几天都跟帮忙休葺屋子的大叔们打听黔地的情况,了解到不少。
“倒是苗人的日子要比其他人好过的多,不过他们凶悍还爱打架,汉人体格不如他们,打不过苗人,幸好咱们都会功夫。”
“现在知道练武的好处了吧,当初还得我摁着你练你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练呢。”宋长乐斜睨立春一眼。
立春用力点头,“早知道我该更勤快些才是,其实在中居城发生那么多事后,我就开始勤练武了,现在进步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