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这次的换装换的只涉及一种武器。
蟒式二型甲,改成蟒式二型丙。
形状、手感没有多大差异,只有一个变化在供弹方式上。
蟒式二型开发时,弹黄钢的类型不多,可用在供弹部分的弹黄也没有几个选,而且效果不好,因此沿用了前代的拉栓机构。
以右手扣扳机的习惯为例,原本供弹就是通过拉栓,从左手手拖里,把最靠近枪膛的子弹拉上枪管内,过程会让弹丸翻个身。
传动不用管,主要是这个手拖在换弹时会比较麻烦,需要专用弹夹把子弹压进去,相比猫式直接换弹夹,虽然可靠度提高了,可是速度却比较慢。
同时列装的枪会有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15毫米的弹丸比较大,十颗就有半公斤多,当时的小号弹黄根本顶不住多少次折腾就会出现弹力下降的状况,放在手托里就可以用比较大的送弹结构,保障足够高的无故障送弹次数。
改型的契机也是因为新的小号弹黄钢通过了疲劳测试要求,并借此机会,推出了新式弹丸。
15毫米口径的弹丸长度为70毫米,比火药推动的小口径子弹全长还大,新式弹头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从尾端削平的形状改为水滴状,并刻有气动槽,重量从56克减少到53克。
能做出这种改动的也只有魔法武器了,如果是化学爆炸驱动的火药子弹弹头,尾端不得不给装药部让路,并且形状也要保证不刺激钝化火药。
从功能上区分,新式弹头强化了一到二马赫区间的飞行能力,同样使用枪口太高无目标攻击的方式打打平抛线,新式弹丸平均维持超音速飞行的时段会长出0.8到1秒。
但超音速保持能力还不是新式弹头最大的优点,而是它利用全新的结构,做到了节能。
其节能方式,是利用气动槽线让自身在飞行中保持旋转速度,并且速度越低,转速越快,因此还强化了低速区间的侵彻力。
只是比较可惜,这种气动外形现在仅能用于15毫米弹丸上,使用12毫米的猫式和军官用鹰式,因为弹丸大小和自重的关系,飞行稳定性更差,新弹型的效果很差,所以不包含在本次换装里。
新式弹让膛线得以减少到四条的最基本值,膛线少,弹丸出膛前受到的摩擦力低,相应的枪口速度也稍有提升。
加上手拖不再承担供弹任务,改为魔力供应模块加弹夹插入结构,反过来把原本放魔力模块的枪托做成了镂空的钢结构,重量又下降了半公斤。
不过精简的重量还是会被新式弹夹自己吃掉,它的供弹量扩大到25发。
魔法枪不需要抛弹壳,可是没有火药助力,纯机械自动送弹容易出问题,这把枪还是保留了枪栓。
猫式可以连发,主要是它的魔术阵专门设置了供弹的动能赋予模块。
蟒式二型丙在这方面没有妥协,因为自动供弹能耗会变大,15毫米弹因为重量的关系本来发射能耗就不小,再自动供弹,25发都打不完就要换魔力模块。
然而士兵们反馈连发需求的确存在,还是得要照顾下,保留下来的枪栓也因此得以重新赋能,现在的蟒式拉一次枪栓提供的动能可以送三颗子弹,用旋钮调整模式,决定扣下扳机打出一颗或三颗。
为避免后续总是换装,新枪增加了上下两条功能模块导轨,方便日后增加新瞄具或小号冥河投弹器之类的附件武器。
到这里,蟒式的形态已经足够成熟,如果没有跨时代的发展,枪的形态和弹丸都不会再做大变化,最多魔术阵、零件结构和个数等细节方面做优化。
从杀伤力出发,蟒式丙已经能在上千米距离秒杀小恶魔,但小恶魔作为飞行单位的远距离实际命中难度过高,士兵们的眼神也没那么好。
瞄具研发的任务放在玻璃厂,进展不太好。
瞄具研发困难,倒不是因为做不出透镜,而是要求略高。
为了保持夜族和利刃的夜战优势,要求瞄具有一定微光辅助功能,总不能晚上透过瞄具一看,明明肉眼能看到的东西里面都是一片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