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8章 先比着再说!(求订阅~月票!)
/>


外卖快餐简单好吃,所以大家喜欢。



一些精良的美食麻烦,但更好吃。



不能因为大家喜欢外卖快餐,所以便将“美食”的定义放在外卖的层次。



流行音乐应该是保证简单快捷好吃的基础上,兼顾营养健康,并且试着将其更好吃。



而不是拿米饭卤肉包拿微波炉打一下糊弄,更不是弄些臭了的鸡炸一炸糊弄人,只说“好吃就行了”或是“市场需求”等问题。



科班的选手并不少,更多的存在于其他音乐行业,像是很多编曲,和声,这些涉及到“多声部”线路创作的东西,就需要有扎实的曲式分析与和声学的底子。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很多大众在之前也曾诟病过“中国没有大片式的辉煌音乐”。



其实,不是没有,甚至很猛,只是鲜为人知,毕竟,复杂的东西听不腻,更大气辉煌自然有,但受众小。



而那些能写出歌剧,交响套曲,宏伟的配乐,大气磅礴音乐诗篇的作曲家......



几乎清一色科班出身。



这跟流行成为了两个极端。



而他们平时很少写,或者懒得写,亦或是根本写不了能够火热传播的流行。



原因其实很简单。



科班所教授的知识本就更广更深,涉及到的音乐思维与哲学也会更深,这些东西一定程度上会让作曲人脱离“大众审美”。



比如,写出一段单旋律,明明大众感觉你这旋律很好听,具有火的资质,但按照更深的知识沉淀下来的审美,会让作曲人觉得非常单调。



于是,构编织体,和声,让整个音乐的层次丰满起来,作品也就逐渐开始偏离大众了。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科班”。



非科班很多懂得沉淀学习,最后将自己的实力提升到与“科班尖子”不相上下,甚至更强的一些大佬,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比如某奶茶。



每次发歌都是“江郎才尽”,每次发歌都让人觉得越来越退步,每次发歌都有人“不如老歌好听”。



但实际上,过个几年,知识多了,见识广了,审美上来了,才终于惊呼“卧槽这是什么神仙”。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审美低,也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审美高。



【你们这高雅的东西继续清高吧,我俗人,不懂。】



最终的妥协,便是只能归结于所谓的“喜好”。



却不愿意去讨论如何扩大眼界,提升知识思想,进而让“审美”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精神与道德层面。



就仿佛所谓“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这句话一般。



可以激励行业,但不能当成既定事实,不然只能反映出大众理解与真实行业存在巨大的鸿沟,当真的话,只能显的很无知。



人类的发展中,审美本就该是进化的。



现在却有倒退的趋势。



也正是因为这“鸿沟”的原因。



音乐学院逐步开设流行作曲专业。



如何以专业的素养去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导大众提升审美。



起码不要让音乐的发展与人们审美速度再一次失衡,导致鸿沟更大。



是音乐人考虑的事情。



不能“大众喜欢就好,管它是否专业”,因为大众能有喜好,却对你专业的东西不了解,也没必要了解。



所以,绝对不能用“假”东西忽悠大众,让大众觉得“这个才是正确的”。



身为音乐人的李少杰与高慧洁。



自然对这些东西更懂,也都是为之努力着。



艺术需要高度,也同样需要接地气。



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