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大营内,刘备同样在同关羽等人商议军事。
除过今日大胜外,好消息是,同窗公孙瓒赞助他的近两千步卒,距离他的驻守之地,不足五十里。
再有不到一日时间,差不多即能汇合。
但于此大胜之下,刘备并没有等后续援军之想法。
按照斥候打探,安乐城内,敌军并不多,人数只有千之众罢了。
此中叛军中的大多数,想来为他今日战况,正感到心惊肉跳,士气低迷,故而,也是攻城最好时机。
刘备忧心的是,在其率部攻取安乐城时,这城内叛军会不会先跑了!
为此,帐内会议后,他特意让张飞率领黑虎骑,同严纲所领白马义从,轮流于安乐城周边防备敌情。
其余大军,则是顺势于安乐城外,进行修整。
刘备猜测没有出错,张闷见安乐城守不住,又忧心刘备第二日清晨,会率部攻击,是故于夜半时分,以前半夜紧急做好的稻草人,立在城头,他则亲率部,连城内粮草都未运走,偷偷从北城离开。
但张闷到底棋差一筹。
北城外方圆十余里内,正有严纲所领白马义从于暗处防备。
这边人马刚出城,就被严纲知晓。
白日时,严纲多是于四处率领骑兵袭扰,隐藏功绩很大,然则实际功劳,并不显眼。
这次得闻叛军同刘备预料般,夜间出逃,他心惊之际,也是喜悦不已。
与刘备去信间,看向身边近三百的骑兵部从,高声道:“儿郎们!这次我等受校尉之命于此,协助刘司马,以破叛军,如何能失了校尉之威风!
且随我一道,诛杀叛贼,赢得大功!”
面对五倍之敌,纪纲丝毫不惧。
虽说时下乃是夜晚,只有稀疏月光于苍穹,然以白马义从,这两年之训练下,最擅长的,恰正是夜战。
“杀啊!”
纪纲使众部从点燃火把后,成队列,往张闷军中杀去。
初听杀喊声,张闷还以为听错了,等到斥候来报,他才知道,自己这必经之路上,不知道何时,竟是埋伏了叛军。
获知此消息,张闷那是又心惊,又惧怕,实在是这段时间里,刘备于他的印象太过深刻。
跟着从兄,于渔阳起事这么些年,他杀过郡太守,亦沾过其他不少无辜者之鲜血。
然以此番,乃是第一次感觉到,自身之生命,受到了巨大威胁。
毕竟,曾做过郡吏,一年来,又协助从兄,料理安乐、渔阳、狐奴三地军政要事,张闷之遇事气度,自有锻炼出来,待见左右慌乱后,其忙高喝道:“而今正为夜幕,敌人也是骑兵来袭,人数自是不多,我等数倍之地,暂借助此间地势守卫。
渔阳、狐奴两地,我于下午,已使人去信请援!
切勿要慌乱,准备迎敌!”
他这一发话,部从的心神,果然得到了几分安定。
可此话音还没落下太长时间,远方即有马蹄声传来。
对面,来战之纪纲,眼见叛军张闷部已经列队整齐,借助丘山之地以做驻守,他那火热之心,瞬间冷静了下来。
此间敌将,能驻守安乐重地,手下算上各处招揽的民夫之部,恐是有万人之多,果真不可小看!
但司马刘备等各路人马,收到消息,必是会马上来此进军,到时候,便来个包团子。
严纲已有定计,他不忙着发动进攻,而是让白马义从,以小队之方式,借助骑兵的便利性,四散在周围,主要是担忧敌将会趁此逃走。
处于包围圈中的张闷,见刘备部众,竟有如此多的骑兵,面色早沉了下来。
骑兵若朋只有几十,尚算好办,那以己方这十几骑,足可牵制。
可时下,若是如此相对,那就是送命!
“这大耳将,何时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