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得可怜,土质也很差。”哈菲兹下意识回答,并在片刻后说道:
“南边的土地,我曾经游猎时去看过,东南地区的土地在旱季就是一个坚硬无比大土块,雨季则是一堆稀泥。”
“西南虽然是丛林,但他们大约有这么厚左右厚的表土和腐殖。”哈菲兹用手做出了一个大约三寸的尺寸,足以说明这表土层有多厚。
“掀开这个表土后不能耕种吗?”徐霞客微微皱眉,继续追问。
对此、哈菲兹尴尬一笑道:“倒也不是不能耕种,其实可以获得一定的收成。”
“不过当地的人耕种基本上就是旱季的时候点燃一把火,火烧到哪算哪。”
“烧过之后的土地,如果有烧不掉的,清理不动的树根之类的,当地的人就顺其自然的耕种,很少有人下苦工说把土地平整。”
“他们种东西,都是种到哪算哪,很多时候都是随便挖个坑,丢几粒种子下去,就等待收获了。”
“这不是说明土地很肥沃吗?”徐霞客有些不解,如果土地是这种的话,应该代表土地很肥沃才对。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我也派人尝试过在当地耕种,但不管我们怎么耕种,往往收割了一季的粮食后,下一季的粮食就开始减产了。”
“来回收拾了四五次,后面我就放弃开垦南边的土地了,专心开垦泥罗河两岸的比较好。”
哈菲兹的话,让徐霞客沉默了片刻,随后又继续讨论起了其他的问题。
二人的讨论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旁边的帕夏对这些不感兴趣,听得昏昏欲睡,倒是徐霞客越听越不对劲。
总的来说、利未亚的尼罗河两岸还算不错,但是越往南走,农业就越不发达。
农业不发达的原因也很简单,徐霞客看过朱由检着给燕山学子的一些地理和农业知识,虽然了解的也不多,但足够解释当地的情况。
说到底,就是热带土壤的淋溶作用。
如果要确切地说,应该是热带地区传统粮食种植业不发达。
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和多雨,雨水淋溶作用很明显。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冲入更深层的地底,而热带高温作用下,土地的盐碱性会提高。
所以在利未亚这块大陆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土壤普遍呈红色,而且土壤容易板结,透气性差,甚至连草都长不茂。
至于哈菲兹所说的,第一季还收获不错,后面就越来越不行,直到最后没有什么收成的说法,大概率就是土地表层贫瘠,营养都沉入更深层的地底了。
雨林并不是像普通人想的那样,土地十分肥沃,相反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土地往往十分贫瘠。
这种情况,徐霞客在一些古书上也看到过,毕竟三皇五帝、夏商周时期,中原的热带雨林要往北不少。
对于怎么开垦这些地方,秦始皇迁移徒夫前往百越就给徐霞客留下了一个宝贵的经验。
说到底、就是在种植前,对当地的土质进行改良,而改良的方法徐霞客也知道。
这个时期的他虽然没有去过云南,但在南下的时候,他在吕宋南部和婆罗洲内陆,旧港都见到过许多热带雨林开垦的流程。
热带雨林要进行耕作,必须先要用熟石灰等东西对土地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碱性,或者是大规模的烧荒。
大明百姓食用的大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都不适应酸性土壤,也不适宜多雨白天日照较少的热带雨林气候,只有玉麦稍好。
不过热带虽然理论上可以一年三熟,但是实际上在海南岛、雷州半岛、旧港等地三季水稻的产量还不如湖广或者宁夏的一季的产量。
旧港很多地区的水稻单产还不如朵甘地区的青稞单季产量,而且热带地区没有冬季,各种害虫一年四季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啃食着各种农作物,杂草也是一年四季疯长。
因此、在了解了利未亚东北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后,徐霞客就对怎么和朱由检回禀有了一个概念。
“南边的丛林里还有一些疟疾,雨林地区尤其流行,徐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