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
张国柱并不属于夷丁突骑,他这次只是负责联络和带路。



今天跟来的两个队率,一个叫臧世威,一个叫佟国章,一听姓就知道有满蒙血统——但不要误会,并不是姓满蒙姓的人,都是反明的鞑子。



吴三桂麾下的夷丁突骑,本来就由异族血统的人为主,否则也不会叫“夷丁”了。



任何时代,都有效忠汉人王朝的外族人,理论上当年奴儿哈赤自己都是大明建州卫的,就算现在黄台吉建立了清,也依然有少数悍勇的满蒙族裔肯为大明而战。



崇祯二年、黄台吉绕过袁崇焕偷袭的那次京城保卫战中,就有带有草原血统的将领满桂为大明战死。



所以,只要继续忠于大明,无论什么民族都是可以用的。



这臧世威和佟国章拿着二十两的金锭,虽然不至于被收买,但



掂了掂分量,还是忍不住感慨。他们都是粗人,也不知掩饰,臧世威就心直口快地代表大家问道:



“郑大人,这在南方,将校出征,都是这般厚赏士卒用命的么?那你们南方的兵,是不是个个为主帅效死?



咱吴军门对我等夷丁突骑,已经是一等一的厚待了,普通士卒军饷才发两成,关宁骑兵才能发足额,家丁能领朝廷定例两到三倍的军饷,也不过每月五六两银子。



我们夷丁突骑拿的最多,每月十几两,那都是吴军门随时让咱护卫冲阵,都要刀山火海一样上的,眉头都不能皱一下。稍有犹豫,便会被军法责罚,贬为普通骑兵。你们这一个普通水手出海的加赏,都能抵得咱夷丁突骑的月军了。”



明末军队的军饷,也是两极分化很严重的。卫所军屯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克扣到一两成、自食其力都是正常操作。但家丁和精兵拿的钱,反而会比朝廷定额还要高。



将领们也是知道的,到了打仗的时候,全靠这些少量的精兵和家丁卖命,朝廷定额的死工资可买不到死士的效忠。



但也正因如此,养一个家丁死士需要数倍于正兵的军饷,银子总共就这么多,其他被放弃的种田兵被盘剥得就更厉害了。



郑成功听了这些疑问,也乐于显摆沈家和他们家的条件优厚,很是得意地跟这些辽东苦哈哈宣扬:



“这次是危险任务,才给那么多犒赏。但就算是平时,沈抚台麾下的兵,跟大明其余各省都不一样。



如今朝廷在南方施行了厘金之法,去年我就是在湖广和江西交界截江设卡收厘金的。这些厘金有陛下特许,就在各省当地养兵。南方富庶之地商税充足,所以沈抚台的兵个个都能足额领饷,从不拖欠!



普通兵丁二两一个月是必须的,水手要忍受风浪,还得会水性和操船,至少都是五两银子——



其实不光沈抚台如此,南方跑海的哪个不得花这么多?我们郑家的商船水手也是五两每月,年底船跑得好、拉货得利多还有分红,干得好的水手一年不得赚个一百两!”



臧世威和佟国章听了,也是一阵热血沸腾。包括旁边那些夷丁突骑,要不是受了吴三桂重用大恩,光是听这待遇都想考虑跳槽了。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相信,除了夷丁突骑以外,其他的关宁军将士,如果能逃得性命,绝对是经不起这样的优厚待遇的。



辽西将门在山海关、宁锦经营了这么多年,盘根错节也养了不少死士。可架不住辽西这地方本身就穷,明末那么寒冷、连年灾害,再怎么搞也不可能自给自足。



吴三桂能拉起死士,还不是靠崇祯给他的辽饷撑着。



现在沈家一年做生意的收入,就能接近朝廷的“辽饷”总额了。郑家的收入,更是“辽饷”的三倍之多,比钱那绝对是碾压吴三桂的。



船队就这样在夷丁突骑官兵们的怀疑人生中,航行了一天时间。



傍晚时分,郑成功打算找地方看看能不能摸黑派出小船、靠岸让斥候侦查一下陆上情况。



张国柱等人了解当地地势,就建议他到觉华岛以南的一个不知名小岛沙后岛附近靠岸。



张国柱还帮着解说:“其实隆冬时节,我们吴军门就一直有关注关外敌情。当时渤海封冻,我们也没海船可用。我军就靠小股夷丁突骑,走陆路策马前出哨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