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抗战之铁血东北军》正文 第九百二十六章以苏为鉴
“司令”赵中锴、常饶城两人穿着快到脚腕的军绿色大衣,头戴布琼尼帽从外面进来,两人身上都湿漉漉的。



“坐吧,你们两人在苏联感觉怎么样?”张廷言待两人坐定后问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 起互动^。



“司令,苏联虽说比我们中国强大,可论吃的和我们差远了,顿顿都是黑面包、土豆泥,能吃顿肉就算是改善生活了”常饶城吐槽道。



“老常,我派你来可是让你学习苏军的军事技术的,可不是让你来享受的,你要是白白胖胖的回去,弟兄们会怎么说你”张廷言笑着调侃道。



距离苏联乌克兰大饥荒过去没多久,苏联人的生活虽比中国强,但也只是温饱水平,再加上苏联又搞得是农庄经济,苏联百姓能不饿肚子已经算不错了。



几人闲扯了几句就进入正题,赵中锴和常饶城两人都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学习,只不过来赵中锴在战役系,常饶城在装甲系。



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主要为苏军培养集团军和方面军军事将领,装甲系主要培养机械化部队军事将领,两者各有侧重。



“司令,来到苏联以后,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苏联人强大的工业实力,他们坦克、火炮生产线能像下饺子一样昼夜不停地生产”赵中锴叹服道,历史上德国就是倒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中。



“是啊司令,苏军尤其重视大口径火炮,他们的105毫米口径火炮能装备到团一级,这在我们抗日军是不敢想的”常饶城感慨道。



抗日军仅有的两个被视为眼珠子般的炮兵团,其装备的火炮也不过是75毫米的山炮和野炮,根本无法与苏军的大口径榴弹炮相提并论。



抗日军目前的军工还不足以自产大口径榴弹炮,满足大口径榴弹炮炮弹的消耗,况且抗日军没有制空权,又缺乏足够牵引火炮的卡车使得抗日军炮兵只能一直使用75毫米口径山、野炮作战。



“你们都说了苏联军队的优点,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缺点呢?”张廷言问道。



首发&:塔 -读小说



赵中锴、常饶城两人对视一眼,还是赵中锴先开口说道:“苏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幅员辽阔,西至乌克兰平原,东至西伯利亚,西边有德国、波兰等国对他们虎视眈眈,东面日本也蠢蠢欲动,他们或将面临两线作战。”



两线作战可是兵家大忌,一战时要不是德国两线作战,最后失败者恐怕不一定是德国。



现在苏联也面临同样情况,无论是西面的德国、波兰,还是东面的日本都不是省油的灯,苏联无论与那方交战都必须先要保证另一面不会向他们发起进攻。



苏联的核心区在欧洲,他们自然希望抗日军能替他们将远东地区的日军挡住,这样他们能全力应付西面的德国、波兰。



“苏联西面与波兰接壤的地区地形平坦,一旦德国、波兰对苏联发起突袭,苏联西面的大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尤其是以坦克、装甲车、汽车组成的装甲集群,突破速度更快”常饶城补充道。



常饶城恐怕不知道自己将会一语成谶,六年后德国集中190个师,数千架飞机、坦克,万余门火炮分三路对苏发起突袭,其进攻手段与他描述的相差无几。



“苏联军队重视政治工作,这本没错,可他们将军中政委等从事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凌驾与军事干部之上这明显有违常理,真遇到战事时,军队到底听谁的”赵中锴继续说道。



苏联国内正掀起的政治运动也波及到苏联军方,一大批苏军中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被处决,取而代之的是刚从军校中毕业的年轻军官。



这些军官或许政治上更纯洁,能令苏方放心,但他们缺乏作战经验,让刚从军校中出来的他们指挥部队,对苏联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而在苏军中政委的存在又使得部队指挥系统复杂化,多数苏军政委政治素养过硬,能带头冲锋,但也存在不少政委将自己凌驾于军事主官之上,胡乱指挥,让苏军付出巨大代价。



塔读小说,无广 告^在线免。费阅&读!



“苏军不重视部队的通信,以装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