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8章:大明的阶段
“有时候,不完美的东西不一定就会丢了皇家的脸面,反而会给皇家的脸上添金。”



……



朱瞻垶有些无语。



他何尝不知道老爷子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想要营造一种朴素的皇室作风的现象,毕竟皇室用的东西都这样,而且还是在皇太孙大婚上,百姓们会怎么说呢?



不过朱瞻垶对于这种刻意的做作不太感冒,这让他有一种很尴尬的感觉,所以他才会让刘明正等琢玉师傅的手艺练出来之后再赶制一套出来。



朱瞻垶知道这种做法对朝廷对皇室是有利的,不过他不太喜欢这种办法,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切实地做出成绩来。



“哈哈!爷爷知道你在想什么!”朱棣看着大孙子那一脸的纠结就明白了,或者说他早就想到了。



“垶儿你得知道,为君者,有时候什么办法都得用,就好像用人一样,清官贪官你都得用,因为贪官在有些地方是能够起到奇效的。”



“孙儿记住了。”朱瞻垶低着头接受着老爷子的教导。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他又不是小孩子。



比如说在针对欧洲和帖木儿帝国的时候他可以说是心狠手辣,土豆一策一出,等到爆发的时候这些地方加起来死的人可能要超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



他从来都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也从来不介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通过这种办法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少,少到朱瞻垶看不上,因为他在民间的名望早就已经到达了一个几乎很难再涨的地步了。



“记住了就行。”朱棣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棣很清楚,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况且大孙子已经很优秀了,有些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说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缺点。



“喏,这个你看看,回头应该能用得上。”



朱棣从一旁拿过了一封奏折交到了大孙子的手里,也顺便转移开了话题。



“这是什么?”朱瞻垶接过奏折,但却惊讶的发现奏折封面上一个字都没有。



一般来说,奏折上面都会上署上奏者的姓名以及官职,少数人可以只署名,比如说内阁和六部尚书,也有不署名的,但最起码也会在封面上写下请奏、上奏、奏疏等字样。



但这封奏折上啥都没有。



“这是吕震整理的,里面有自太祖爷重启和改制之后的科举过程、经验以及所出现的问题,你拿回去看看,应该会有帮助。”



朱棣笑着给大孙子解释了一下,同时也说明了这东西是有多重要。



“这次是你第一次主持科举,而且后面还会伴随着你的大婚,所以不能够马虎,也不能出现问题。”



“小问题尚可,毕竟你是第一次,不管是官员还是天下百姓都不会对你太过苛刻,但是大问题不能出现。”



“之前你让礼部和吏部联办,锦衣卫和腾骧卫监控的法子很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科举舞弊的情况出现,但爷爷觉得还不够。”



“孙儿知道。”朱瞻垶微微欠身,跟老爷子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孙儿大孙等会试开考之日亲自去监考,到时候应该会起到效果的。”



“你亲自去?”朱棣原本还想说说这事儿,但没想到大孙子早就打算好了。



“那你打算去监考哪一场?还是说三场都去?”



“去第一场和第三场!”面对老爷子的疑问,朱瞻垶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提到明清时期的科举,很多人都会想到八股文,但是科举也不可能只考校八股文,还有其他的。



科举会试共计三场: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可以,既不显得你很闲,又有头有尾。”朱棣点头表示赞同。



会试其实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最重视的其实是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