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哪怕是小飞机也不可能。从萨凡纳去亚特兰大,开车就够了,根本用不着飞机。卡特,你很有想法,但年轻人,还是有些太理想化了。”
听卡特说到这,保尔森笑了笑,感觉自己可能是想多了。小孩就是小孩,哪有什么特别的见识
“或许是这样吧,可以说,十年,不,三十年内,从萨凡纳去亚特兰大开车都是市民的首选。但时代是在发展的,城市圈只会越来越庞大。或许未来的萨凡纳都会被纳入亚特兰大的范围也说不定。但我刚刚说了,我说的是通用航空领域,而非固定是公务机。”
“哦?那你继续说说。”
卡特的这番言论引起了保尔森的兴趣。城市的发展的确如卡特所说的那样,都市圈越来越大,城市联合体是一种几乎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的上海都市圈,就囊括了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等地,大量的人员、物资、商品流向上海。甚至不光是这里,前世的卡特去过宁波,每天从宁波发往上海的高铁就高达二十多趟,可见人员流动的频繁。
现在的美国也是如此,而且对比中国,美国的城市扩张更加不可阻挡。因为美国的行政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城市在美国更多是民众自下而上形成的聚居单位。也就是说,美国的市,压根不是政府圈定的行政区划。所以经常会出现那种跨县,乃至跨州的城市,比如堪萨斯,就横跨了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而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又横跨到了伊利诺伊州。
美国自上而下的行政区划是州-县(郡),州-市的管理模式则是另外一条线,县治范围是可以用行政令的方式来划分的。而城市的扩张,则完全不受控制。通常美国一个县下面会有七到八个城市,但有得县
比如纽约县,纽约县现在已经完全成了纽约市的一个区,就是曼哈顿区。曼哈顿区的范围和纽约县几乎完全重合。县里的行政单位,大都成了摆设,原本应该负责管理县里治安的县治安官们(类似于州警,属于县里管辖的警察),天天坐在办公室喝茶,因为街面上有纽约市警察,压根用不上他们。
可既然这样,按理来说,都市圈越大,短距离航空运输的需求反而会越低,为什么卡特会说这个市场会变大呢?
“原因很简单,大都市圈的出现,会囊括附近的中小型城市。看上去,只用将地铁、公交通过去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人员流动问题。可当这些大都市附近的中小城市被囊括进大都市的范围时,其余的小城市,会不会显得更加偏远?”
“开车只需要一两小时路程的城市可以通地铁,但需要三四个小时,甚至是五六个小时及以上的城市呢?”
“不会!肯定不能通地铁,这成本太高了,而且也不可能发展成这样。真成了这样,那那个地方,是叫市,还是叫州?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
保尔森很快反应过来,地铁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大都市圈的虹吸,又让大量的人才,经济全部往一个点汇聚。那些偏远城市的人,想要再挣钱,想要发展,就只有想尽办法向大都市靠拢。比如去大都市工作、比如去大都市寻找顾客等等。
无论哪一种,只要不在大都市落脚。那么通勤效率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开车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路程,而坐飞机,恐怕只需要一个小时不到,都市的房子买不起,家乡的房子还能买不起?
住在小城市,工作在大都市,挣大都市的钱!
这一套路可不止未来的中国会出现,只要城市圈发展到一定规模,且房价涨到大部分人很难负担时,都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美国出现得更早
就像保尔森刚刚说的叫市还是叫州又又又是纽约,它又来了!在美国说起纽约有好多种概念,一是纽约州,二是纽约县,三是纽约市,还有纽约大都市区
单听别人说“纽约”,很难明白他到底指的是啥儿!
“明白了吧?美国地域辽阔,人均密度并不高。修铁路,或者调大飞机来执飞这种支线航线,都注定会血本无归。这就是小飞机的市场,一条两百米的水泥路面,就能起降小型的螺旋桨飞机了。一次载个十几人,也足够了。完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除此以外,小飞机也有小飞机的优势。比如比大飞机更容易改装成专用飞机,农田的空中洒药、消防队的空中灭火等等。社会是在发展的,社会的生产力也会越来越高,等人们有钱以后,旅行或许就不再满足于家门口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