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都是哥们儿
政府承担的两项最基本责任:赋税和劳役,这是两个各不相干的东西。



而明朝的体制中,官方的优免一直都是不用服杂役,不是说不用纳税,只是被那些读书人给钻了空子,混为一谈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士大夫不用纳税的局面了。



朱元璋时期还好,老朱镇得住,情况还不算太严重,永乐朝其实也还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一百四十四章:都是哥们儿



第(3/3)页



,等到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正式走上前台之后,情况才愈发严重了。



文官们抱团在一起,压制武勋,限制皇室,皇帝的政令要通过文官的手才能出紫禁城,想怎么说还不是那些士大夫们说了算?



这就相当于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自然是什么对主办方有利怎么来了。



还有商税问题,明朝其实对商税收的已经很低了,大致在三十取一左右,可关键是根本没有多少商人老老实实交税,那些银子都进了士大夫们的兜里,根本进不了国库。



还有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其实分过一次地,可为什么后面这些地又到了士绅的手里了呢?



因为朝廷并不禁止私人贩卖土地,而古人对土地又十分看重,不管是皇帝也好,士绅,豪商,百姓也好,都喜欢没事就囤地玩,因为土地在封建时代是硬通货,远比金银珠宝来的实在,土地是能种出来的粮食的,而古代本来粮食产量就不高,粮食就更加珍贵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百姓手里的地最后都到了士绅和豪商手里呢?



因为士绅,豪商有行政资源,可以动用政治权力和经济优势兼并小农的土地。



百姓也知道土地宝贵,能种出粮食,可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又不得不把土地卖给士绅,豪商等贵族,最后沦为士绅,豪商手底下的佃农。



这是因为农民、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劣势,而且随着明朝赋税改革人头税的减免,佃农无需缴纳地税和人头税,只要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在灾年破产农民往往被迫依附于大地主。



没办法,土地再宝贵也要活下去才行,到了灾年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除了卖土地就只有卖身为奴一条路可以走了,这也是为何古代一个人还没一头牛贵的原因。



苏泽为何一直都认为士绅和豪商都是吸血鬼的原因就在此处,特么比资本家还狠,资本家好歹上头还有人管着,不敢做的太过分。



士绅和豪商可没人管,天高皇帝远的,就算皇帝想管也没法管。



交通不便,信息不便,加上官商勾结,欺上瞒下,抱团在一起欺压底层百姓,都沦落到要卖身为奴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可不就是吸血鬼吗!?



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封建中央政权的软弱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朝廷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这种情况下,苏泽将大明所有人分为了三个阶级,第一个是以皇室为代表的上层阶级,这个阶级人最少,只占了一成不到。



第二个是以士绅,豪商为主的中层阶级,他们占了两成,第三个则是那些没有功名,手里没有权力在身的底层百姓,农户,工人等等,是为底层阶级,这些人占了七成以上。



站在皇室的角度上,想要平衡阶级之间的差距就需要牺牲中层阶级的利益,来满足底层阶级利益。



苏泽目前也只是想出来士绅一体纳税这么个法子,想要完全消除阶级是不可能的,就连后世科技,文明,社会高度发展之下都没能彻底平衡阶级之间的差距,消除阶级。



想要彻底消除阶级是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