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对蔡卞的心口一刀
尚书省治中从事李弥大神色急匆地走进东华门,一路上全是入内阁办公的中低官员和书吏。见到李弥大,都客气地拱手招呼。



“李治中李官人,早啊!”



李弥大是太宰蔡卞的幕僚长,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大宋的二号大秘——一号大秘是秘书省左散骑常侍兼机要局主事宇文虚中。



官阶不高,但很有实权,就算是学士尚书们遇到了,都要亲切地叫一声李治中。



李弥大强打着精神,挤出笑容来,一一回应,脚步丝毫不敢放缓,急匆匆地走进东阁最里面的阁房,太宰蔡卞入值办公的房间。



蔡卞早早就在里面办公了。



“蔡公!”李弥大走进来叫道。



蔡卞抬起头,看到李弥大额头上满是汗珠,气息微喘,神色有些慌张,不由地皱起眉头。



李弥大三兄弟是成均大学第一批学生,后国考中试,李弥大成绩优异,成为第一批庶吉士。散馆后历任地方多职。



蔡卞与李弥大的父亲李撰有旧,又同属闽党——李撰为闽州连江县人。蔡卞出任太宰已成定局后,挑选自己的大秘——治中从事时,先是选了五位候选人进一步考察,其中就有李弥大。到最后,他脱颖而出,正式成为尚书省治中从事,主理治中局。



做事细致,沉稳可靠,今天怎么这么惊慌了?



“出什么事了?”蔡卞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弥大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展开摊在蔡卞跟前。



《凤阁报》!



中书省又名凤阁、紫微省。紫薇太大,不敢用,于是就用了凤阁之名,以《凤阁报》作为中书省的官报。



蔡卞狐疑地看了李弥大一眼,顺着他的手指,看向了第二版。版面中间有一篇文章,名字就让蔡卞吃了一惊。



《弹劾尚书省太宰蔡某大不敬疏》。



急忙往下看,越看蔡卞的脸色越难看。



文章说,“昊天盖高,祀事为大”!祭祀除了祭天地祖先,还包括治陵墓。历朝历代,新帝即位,无不先择地修陵,以求千秋。本朝体恤民力,太祖定下先堪宝地,千秋后方可修陵的祖宗之法。



文章还洋洋洒洒,说本朝皇陵修建制度,从太祖到太宗,再到真宗,几经改善,从草草无章法到井井有条。



一般是新官家即位后,朝廷先遣使去巩县,在太祖划定了那一大块区域里,择定方位和大概位置,然后工部官员做出设计和预算,开始准备——真要是按照祖制,在皇帝驾崩后九九八十一天完成皇陵建设,工部官员只有上吊的份。



等到先帝千秋,再由山陵按行使主持,司天监官员会同阴阳术士共同勘察陵寝位置,找到具体的吉地,叫做“得地”。得地之后要上报给新官家和太后等人,并附上地图。



新官家、太后同意后还要派遣官员进行“覆按”,即另派官员对报上来的陵区位置进行实地考察。“覆按”的结果再上报,新官家、太后做出最后决定,早就准备多年的工部马上甩开膀子干——刚才那些名目其实都是走流程、增加仪式感,实际上吉地早就勘察好了,一切也都准备好了。



否则的话,这些事就来回扯皮两三个月,修陵的山陵使和工部官员,真的只有上吊了。



要知道本朝的规矩是七月而葬——《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哲庙先帝感念自己英年早逝,大志未酬,心中十分憾恨,特意交代赵似,他无脸去见父皇和太祖太宗,所以五月而葬即可——理由是太祖太宗两位皇帝是六月而葬,他不敢超越两位祖先。



上疏东拉西扯说了一通,主题无非是皇陵之事十分重要,本朝虽然是事后治陵,但是七月而葬,时间过于匆忙,所以必须在身前做好万全准备。



铺垫到这里,看文章的人都知道了,勘察皇陵吉地,准备修陵工作,是任何一任执相的头等大事。侍君如侍父,准备皇陵事宜,是做臣子对君上的孝敬和无上责任。



到这里,作者开始图穷匕见。



他赫然指出,当今官家即位十二年有余,三人执宰无一人遣使勘察吉地,没有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