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章 鱼跃波心气未寒(二)
等众人笑完,程颐又问道。



“说到思叔出仕,你们有没有讨论分析,官家正旦诏书里的种种不同?”



“有讨论。”



“说一说吧。”



几位弟子对视一眼,杨时先说道:“官家正式颂布的官制,跟去年刊行的草案有所不同,跟去年传言中的官员安排也有了极大的不同。看来去年半年时间,官家经过斟酌,做出了不少改变。”



“又或许,去年颂布的草案,跟官家心中真正所想,有所不同,只是推出来试探群臣和世人的。”程颐捋着胡须补充了一句。



几位弟子眼睛一亮,杨时若有所思地说道:“还有去年的官员安排草案,说不定也是官家推出来试探各方势力的。”



他期盼的眼神看着程颐。



程颐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地回答:“官家现在是公认的兵法大家。观察、快速、猛攻、铁律,这八字已经被誉为我大宋兵法真义。观察,如何观察?有不动声色地被动观察,还有试探一下,看看你反应的主动观察。”



邵伯温等人静静地听着,心里也明白了一点,老师也一直在阅读《半月杂志等报刊。除了八字真义,还有主动、被动这样的新鲜词,只有那几份报刊才会有说。



程颐扫了一眼众弟子,说道,“你们继续。”



“老师,刚才你提到了明州学派种种学说,学生猛然想到,官家在《国体大诰中提到的某些语句,意有所指。”



“泰定,你说说,到底是意指什么?”



“老师,官家的《国体大诰,是第一份用简化字、白话体和标点符号的制诰诏书...”



对于更能准确表达语句意思的标点符号,几位弟子没有太多异议。



但是简化字和白话体,几位弟子产生了争议。



邵伯温和游酢持反对态度,觉得文言文干练简骇,繁体字是文字的演化历史,两者都凝聚着上千年无数文人的智慧,不可轻弃。



杨时、李光、张绎觉得挺好。要想德化百姓,向万民传播圣贤道理,简化字白话体简单易懂,最合适不过。



“要让众人遵循道理,起码要让他们能够自己读懂道理吧。”



张绎说得更加激进。



“简化字和白话体,说不定可以打破自古以来,文化和教育垄断权。使得圣贤道理,不再被操持在少数人手里。能够真正实现先师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程颐看着张绎的神情,有些复杂,似乎心情矛盾冲突,目光也变得有些飘浮不定。



听到文化和教育垄断权,邵伯温的脸上闪过少许愠色,但没有出声。游酢看了看老师程颐,又看了看身边的邵伯温,也没有出声。



张绎发现自己说的话似乎过于尖锐,坐在那里有些尴尬。



程颐打破气氛,对李光说道:“你继续。”



“是,老师。官家在《国体大诰里第一句话就提出,‘大宋皇帝乃天子,代天牧民,行天道于世间。是大宋主权的代表,是大宋亿万国民的保护者,是大宋一切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拥有大宋的最高立法权、最高治理权和最高司法权,是大宋一切权力的源泉’...”



“...‘大宋皇帝在律度法规的范围内,把部分立法权授权于中书省,部分治理权授权于尚书省,部分司法权授权于门下省。’...”



“第二段,官家提出,‘权力和责任是对应的,鉴于拥有以上诸多权力,大宋皇帝应当有以下责任:维护大宋之统一和国土完整;保护大宋国民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说到这里,李光着重指出:“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老师,这似乎跟明州学派的主张遥遥呼应—个人合法财产,必须受到律法保护。”



这时张绎忍不住补充道:“老师,商贾最怕的就是官员胥吏,以官府名义肆意强夺他们的财产。所以一旦赚到钱或拼命地买地,然后供养子侄读书,科举中试;或投附勾结权贵,以求保全。”



程颐缓缓点头,“没错,法无明规,谁都是朝不保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