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又是一日之晨
,撒曳湿透。



赵似回去内院,在早早备好的热水桶里洗个热水澡,又吃了个早餐。



在曾王妃的帮助下,穿上虎头披膊熊首护腹朱漆山文甲,外面套上一件朱罗罩衫,配好两把横刀,再戴上日月凤翅兜鍪。



威风凛凛走出去,与吃过早饭换上金漆铁甲的王禀三人一起出门。



赵似骑上一匹枣红色母马,王禀三人也各自上马。



“上马!”岑猛举起右拳,高呼一声。王府护卫纷纷上马,分成前后两队。



一行穿过马行街,出封丘门,再出新酸枣门,然后转道直奔城西的万胜镇。



赵似一行人的马蹄在马行街踏响,哒哒的声音飘然地传进端王府。



还在睡梦中的赵佶转了身,搂住光溜溜的美姬,又继续睡。



一直到巳时两刻,他才醒了过来。



起身坐在床上,呆呆地看着窗棂。



四月的阳光,通亮又灼热,在窗外闪烁着晃动的光。再通过窗纸透映进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赵佶看着窗纸上的花纹图案,还有那些浮光,犹如老僧入定。



堪透了人生苦集,悟明了三世轮回。



内侍和婢女们都屏住呼吸,走路蹑手蹑脚,不敢打扰郎君。



赵佶除了是官家的十一皇弟,大宋王爷,还是位艺术家。



艺术家总是会有些突如其来的灵感。



这些灵感五花八门,牵涉广泛。



但是赵佶相信,这些天外飞仙一般的灵感会帮助大宋的书画和诗词飞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超过前人和今人交口称颂的汉唐。



谁要是敢打扰到他,破坏了这些灵感,赵佶就会从艺术家变成狂躁不安的凶兽。



歇斯底里,性情大变。



往日里怜香惜玉的他,会毫不犹豫地叫人鞭挞着那些娇嫩的肌肤。



可是等到那股子劲过去,赵佶看到血肉模糊的爱姬娇妾、婢女丫鬟,又会后悔不已,痛恨自己没有做到范文正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会毫不吝啬地赐下大批钱财宝物,甚至还会为这些无辜受罪者的父母兄弟,上表请赐官阶。



对于赵佶这种反复不定,喜怒无常的性格,身边人是又爱又恨。甚至还会有人故意去触怒他,以博取可观的“补偿性赏赐”。



官家和其他人对此是颇有腹诽。



王诜曾经在某次聚会上当面劝过,叫赵佶不要用更大的错误去弥补前面的错误。



可是赵佶听完就抛之脑后。



他觉得这种敏感多变的性情,是艺术家的天性。



像十三郎这样心如铁石的人,是做不出东坡先生那样的诗词,画不出龙眠居士那样的画来,更不会像自己这般才华横溢。



脑子里的思绪,像上元节里的走马灯,一阵乱闪后,或许是闪疲惫了,终于开始各就各位,变得安静整齐。



赵佶正常的记忆终于回来了。



前两日谏官上奏,弹劾自己。



真是人善被人欺啊!



十三哥咆哮垂拱殿,跟宰相都打起来了,只是罢除了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职。



自己仅仅发了一通牢骚,结果呢?



官家下诏,除司空,降为遂宁王,以示惩戒。



从亲王变成嗣王,这不是在欺负老实人吗?



章党为首的文官们弹冠相庆,自己却一口闷气憋在胸口。



于是昨天黄昏,姑父王诜和李公麟等五六位好友联袂而来,带来了前唐薛少保(薛稷)的一副字和一卷画。



字是《升仙太子跋》,画是《顾步鹤图》,是姑父无意中从某人手里获得的。



知道自己郁闷,就携着字画,拉着几位好友一起上门拜访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