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辽东风起
‘在朝的文官,还有在京的勋戚,要设法干掉一批了。’



从神枢营驻地,返回紫禁城的途中,崇祯皇帝倚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尤其是那帮骑墙派勋戚。



大义上不能夺爵,就掀起大案,最好是暗通建虏的事情。



一个个都过分至极。



照这样的架势来看。



要不震慑下这帮特权派,别说掌控朝堂了,就连维稳朝堂,都是难事啊。’



回想起近期朝堂局势,还有巡视神机营、神枢营的情况,以及祖大寿他们的表现,这一幕幕在崇祯皇帝的脑海里浮现。



自己不过是想拨乱反正,还没有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一个个就这般蹦跶着,那时间长了,还了得?



从万历朝就传递下来的毒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死死依附在大明身上。



想拔除这些毒瘤,稍有不慎,就会给大明元气造成损伤。



这种走钢丝的感觉,如履薄冰的感觉,叫崇祯皇帝感到一阵怒意。



那就拿八大晋商做文章!



还有李如桢他们!



崇祯皇帝缓缓睁开双眸,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他一直不想大开杀戒,想稳稳的发展内帑经济体,力求朝堂的大局暂稳。



但总有些人,总有些无形的掣肘,在他出手的时候,跳出来,冒出来。



“韩赞周……”



“奴婢在!”



崇祯皇帝的声音,在銮驾内响起,这叫在外随驾的韩赞周,忙欠身应道。



“派人将王伴伴叫回宫。”



“喏!”



韩赞周闻言,当即应道。



天子这是又要干什么?



王承恩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大内行厂,常不待在天子身边,又在干些什么?



随驾的朱纯臣、汤国祚、王洽、王在晋等一众勋戚和大臣,在瞧见此幕后,一些听到崇祯皇帝话的人,都暗暗在心里揣摩起来。



现在的大明啊,那些掌握着权柄的群体,哪个不是心思玲珑之辈?



哪些人值得用。



哪些人不值得用。



都极为考验崇祯皇帝的功底。



从京郊一带,回到紫禁城,崇祯皇帝并未回乾清宫,而是去了军机处,叫王洽等一众军机大臣,研讨督促京营汰兵减饷事。



崇祯皇帝算是看明白了。



光靠内部自行解决,是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纵使将西苑讲武堂的那批勋戚子弟,都悉数暂退讲武堂。



都不一定能叫某些贪恋钱财的勋戚,真心实意的做这些事情。



但是那批勋戚子弟,又不能离开讲武堂太久,否则会影响到之后掌控三大营的部署。



必须要从外部施加压力,叫在职的那帮勋戚,切实感受到威胁,且又不能叫三大营发生营啸,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戍守在京畿的三大营,总规模达十数万,就算砍掉三成吃空饷的,那规模依旧是庞大的存在。



大明能奉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靠的就是三大营,只是现在的三大营,糜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要是解决不好京营事,就别谈什么掌控北直隶这一基本盘。



在天津撤卫设州时,朝中生出这样的风波,未必没有在京勋戚群体,在背后鼓捣什么。



“朕的原则,只有一条。”



看着王洽、王在晋他们,崇祯皇帝神情冷然道:“若是在职的这帮勋戚,不能做事,不能给朕分忧,那就换一批。



在京的勋戚中,有的是能给朕分忧的。



你们军机处这边,会同兵部有司,把相应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