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形容所住的胡同暮气沉沉,冷漠无情。
于鑫还说,陈扬的出现,给这条胡同带来了生气和生机。
陈扬谦虚的笑笑,他认为隔壁的贾南塘,才是胡同里的闪光点。
与其他住户不同,贾南塘比较活跃,也关心邻居们的日常。
所以于鑫有个观点,生活需要八卦,需要贾南塘这样爱八卦的人。
郎所长告诉陈扬,贾南塘原来是个严重的忧郁症患者。
别的一级教授,像冯仁山,还有叶教授,离休以后都能返聘。
而贾南塘却没有,他的古汉语专业太小众了。再加上他也是为自己的学生让路,不愿意抢学生的饭碗。
贾南塘认为自己成了废物,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慢慢的得了忧郁症。
后来他儿女带他出去旅游,辅以药物,不断调整,才让他活成现在老玩童般的生活。
郎所长道:「以我看啊,你们这边六家,也就你们两家还有贾南塘是正常人,其他三家都让我头疼。」
陈扬笑而不语。
于鑫问道:「老郎,冯仁山冯老,他不算正常人吗?」
郎所长苦笑,「他正常个啥。我们派出所和消防队,多次要求入户检查,可他就是不让进。他家是木头房子,他家里又全是书和资料,一旦失火,后果可想而知。」
陈扬道:「有个事说明一下。陆家火灾后,冯老上门找我,求我一件事。」
郎所长问,「什么事?」
「他说,一旦他家发生火灾,要我不要救人,而先抢救他的那些资料。」
郎所长道:「这个老头啊,真拿他没有办法。」
还有另外两件事,陈扬也说了一下。
于鑫道:「老郎,我出个主意。你进不去,人家小陈进得去。既然他有求于小陈,那就让小陈去说服他么。」
郎所长看向陈扬,「怎么样?」
陈扬点点头,「我试试。毕竟是邻居,仅隔一米半。唇亡齿寒,要是他家失火,我家肯定也会遭殃。」
于鑫把话题转到他的隔壁,「杜子昆也是人畜无害,可他的生活状态,实在让人为他担忧。」
陈扬好奇,「他不是著名的诗人吗?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他的两本诗集。不过我不喜欢诗,还没读过他的诗集。」
郎所长笑着摇了摇头,「时代不同了,诗歌和诗人都不吃香了。现在是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诗歌不能变成钱啊。」
于鑫问陈扬,「关于诗歌和诗人,你知道一句最著名的话吗?」
陈扬摇头笑道:「我不知道。我就想知道,我们农民的乡村小调算不算诗歌。」
于鑫道:「以前有人说,愤怒出诗人。现在又有人说,痛苦出诗人。老杜就是痛苦出来的诗人。」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于鑫告诉陈扬,「你买的那两本诗集,肯定是老杜几年前出版的。以前出版书籍,还能拿到稿费。现在商业化了,出版社认为赚不到钱的书,它是不会出版的。老杜最近烦恼的就是这个事,他有一本诗歌集和一本散文集,可人家出版社不愿意出版。」….
郎所长道:「这事我知道,我外甥女在市出版社工作。老杜的两本书,出版社倒是同意出版,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自费出版。」
陈扬问道:「什么叫自费出版?」
郎所长也不太懂,「我只听说,书出版前,作者要先给出版社一笔钱。书出版后,作者自己要拿这笔钱买书,再自己去卖。」
于鑫道:「老杜那点工资,连自己和儿子都养不活,哪来的钱去搞自费出版。」
陈扬问起杜子昆的家庭情况,「老于,他家是什么情况?他是上海本地人,为什么父母在几千里外的大西南呢?」
「他父母是支援大西南建设,后来就定居在那里。老杜留在上海读书,户口也留在上海。他那个老婆,是他的高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