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八厂的困境主要来源就是发展过快,但现在这种情况下,又不可能故步自封。李昭给出的规划就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工业一个是农业,农业现在已经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将来只要制定好发展方向,把控好发展节奏,监督好各地的管理人员,最后在研究上保持投入,将来的农业是差不了的。
未来农村的困境是什么?说白了不是国家投入的少,而是国家的投入没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说修路,乡村公路虽然不说修的有多好,但每个村子最少也花了几百万,再加上一些供水等的投入,说真的,投入的真的是很多了。
但为什么农村发展不起来呢?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农村没有技术,更没有能够给农村带来足够利润的核心竞争力,更没有足够威信的领导人物,根本无法整合有限的资源,最终农村问题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无法提供相符的产值。
而现在通过李昭的这些推广,能够充分整合资源,而且在整合资源的同时,还保证了村民的利益。成为大农场之后,村民除了一份分红之外,还会有一份劳动报酬,虽然初期可能不高,但将来肯定是越来越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成为大农场之后,当地也就有了实力,有了规划,更能充分利用资源,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李昭几乎可以肯定,到了六十年后,农村的人均收入估计可以达估计可以达到三四万。而没有这一项加持,是多少,只有可怜的几千罢了。
而工业上,则是不然,本来工业上就是落后的方面,想要追上发达国家,只能奋起直追,李昭这里有好东西,当然是越早拿出来越好了。就如李昭如果能够将三代机实现量产,那么未来七爷还有必要发展几十个型号吗?有着这个功夫,把三代机发展出十个八个型号不香吗?甚至直接开始四代机的研究,不是更好?
这样的情况下,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厂里的技术工人成长速度,完全跟不上李昭的折腾速度,但想让李昭停止折腾,那又是不可能的,现在就只能先将工厂开启来,然后人员慢慢培训,然后先小批量的投产,待工人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大规模生产了,毕竟人才培养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半年能顶上已经很好了。
散会之后,众人都按照自己的任务去忙碌了,就算是娄董,也被安排了不少任务,其中最多的就是关于专利申请了,有些可能短时间无法卖到国外,但专利不申请而被泄露了,可就麻烦了,毕竟厂里还是准备卖车的。要知道现在机床都已经准备开始卖了,不申请专利怎么能行?李昭可是要搞技术壁垒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雅的妊娠反应也开始慢慢减弱,到了三月底的时候,已经微乎其微了,到医院又检查了一番之后,医生说已经可以回去工作了,李昭也才放心的带着苏雅继续上班,前面十几天,李昭可是一直让她在家休息的,可不敢让她随便出来,毕竟这时苏雅的第一胎,多么注意都不为过。
当然由于身份问题,苏雅在厂里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她算是厂里唯一一个在办公室配床的人了,当然这事肯定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就算是举报了,上级估计也会一笑了之,毕竟李昭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呢,特殊人员只能特殊对待了。
不过苏雅也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在家休息了十几天,身体反应不明显之后,就一直要回来上班了,只是李昭坚持,她才休息了这么久的。随着苏雅妊娠反应的减弱,李昭的生活也正常起来,又回到了以往的状态,当然家务做的多了一些。
李昭这边是安心了,而何家却鸡飞狗跳了起来,无他,娄晓娥开始了上班,虽然汽车厂离得不远,但显然是带不了孩子了,只能定时回来给孩子喂奶。而孩子显然是让娄晓娥带习惯了,毕竟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四个月了,认人。
李昭和苏雅下班回来的时候,经常都能听到孩子在哭,对于这种情况,只能等孩子适应一段时间才行,不过娄晓娥开始了上班,娄母倒是又过来帮着带孩子了,只是这个适应时间也不知道要多久才可以了。
时间到了三月底,转炉的安装也已经到了尾声,到了随时都可以试验的阶段。经过多番检查之后,厂里决定一号试验。由于这次建造的转炉意义重大,厂里邀请了相当多的人员过来见证,毕竟这可是首台国产的转炉,而且级别还非常高。
这套设备显然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九九八厂的一个主打产品,短时间内根本都不需要进行升级,毕竟这种转炉的生产能力是真的强,一般一炉只需要三四十分钟就好,一台转炉的产能,基本上可以达到将近一百万吨每年。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钢铁厂,只需要引入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