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见这种情况,也是一拍脑门,他忘了和苏父说办学理念了,李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可能的给自家的工厂以及研究所培养足够的合格人才。特别是研究所,将来争夺人才可是很困难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更是需要和别的国家争夺人才,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出过留学。
而这些留学出去的人,大多数都是不会回来的,而真正为过效力的人,往往没有多少名校的毕业生。如在西北的那个工业大学,他承载了国家最重要的国防以及科研项目,而能招到的学生,往往都要比京城两所名校差上不止一筹的。而京城的两所名校,往往培养的学生都到了白头鹰,再也不会回来。
李昭将来肯定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只有从这个时代就开始积累实力,将来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走在前列。在未来,只有能留下的才是人才,而那些远走他国的,最后更大的可能是敌人,毕竟未来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
除非未来的材料厂只做服务业,搞些网络技术之类的行业,一旦涉足高科技技术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就将注定坎坷。而服务类以及网络类行业,只要资金到位,最后能做成资源垄断性行业,那么未来就能躺着赚钱。
当然未来服务类行业以及网络行业材料厂肯定是要涉足的,毕竟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资金以及人才的需求只会更多。
一通胡思乱想,李昭说道:“将来我们的人才一部分由我们自己培养,还有一部分就需要到市面上去抢了,只有足够的人才,才能支撑我们厂大踏步前进。”
苏父也明白这个道理,李昭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折腾出了好大的一股浪潮,过去很多需要在大毛进口的东西直接被取代了,让本来已经无以为继的工业,有了继续前进的能力,虽然现在只是在原材料上彻底解决了对大毛的依赖,但机械上显然也已经不远了,现在只是缺少人才罢了。
苏父这时说道:“我知道了,就按照你说的这么来,不过小家伙们要吃苦了。”
李昭这时笑道:“吃苦是应该的,让他们上学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去打架的。”
苏父笑笑没有说话,也是赞同李昭的意见的,而且所有的家长估计也都会同意,毕竟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的。说完这个事,李昭又想到前面说的机床的事情,于是问道:“有没有找杨厂长谈关于机床的事情?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苏父这时笑道:“谈是谈了,就是现在双方的产品分配问题还没有谈拢,毕竟我们是军工系统的,他们是机械系统的,这中间的利益有点太大了。就说我们开始的估算,如果我们联合,那么我们的总产量最少也是翻三到四倍,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月就是一百多台机床,谁不想多争取一些,现在交给上级去谈了。”
李昭听了也是了然,这么大规模的产量,交给谁都是大功一件啊,要知道现在两个厂子分开生产,总产量也就四十来台,如果一起生产,就是一百三四的产量,那就代表着,每年最少能拉起来三四家大型的机械加工厂。这绝对是巨大的政绩,无论是军工还是机械,肯定都想争一争,白捡的功劳谁不想要。
李昭这时说道:“这确实是个麻烦事,看来只能等上级谈出结果才行了。”不过李昭也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太久,毕竟这可是大好事,这样以来,基本一下子就能缓解国内各个工厂对机床的需求,毕竟这方面的缺口实在太大了,对机械的需求都是以万为单位的,现在有了一个提高产量的方法,肯定不会拖太久的。
苏父这时说道:“是应该不会太久,唉,要是真的像老张说的那样就好了,咱们能把轧钢厂兼并了,直接就能把我们很多问题直接解决了。这次我也和上级说了这个想法,看上级的意思,非常意动,就是不知道上级能不能办成这个事。”
李昭听到苏父的话,也挺意外,没想到苏父还真的和上级说了,不过说真的,如果能把轧钢厂兼并了,那材料厂的将来是真的不能同日而语了。不说别的,就是直接补足材料厂一项中低端人员缺口,就能给材料厂带来巨大好处。
毕竟李昭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放到材料厂名下,毕竟有太多的项目是需要保密的,放在轧钢厂是不合适的。只是轧钢厂这个股份的问题,确实是个大麻烦。想了想,李昭也是没有好方法,毕竟娄董那些股份太棘手了。比如通常用的手法就是将这些股份给置换掉,但现在哪有工厂的股份比得上轧钢厂?
就轧钢厂的自行车以及电器就不是其他工厂可以比拟的,李昭也是挠头,最后说道:“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