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风有种预感,草原乳业再次出手,虽然不会对天然牧业、雪岭乳业造成大的冲击,但对于省内的其他乳制品企业就未必了。
各家乳制品企业包括雪岭乳业,事实上手里都掌握着一部分奶源,不可能所有的原料都从天然牧业一家公司进货。
雪岭乳业好说,和天然牧业可以算“自家人”,不管什么情况下,天然牧业都会优先给其供应鲜奶原料。这么些年,也都是这么做的。
其他的乳制品企业不知道能不能抗住?
事实证明,秦西风的担心不无道理,企业+养殖户(合作社)的模式有着天然的缺陷,双方很难通过一纸合同就彻底的绑定。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切皆有可能。
随着天气逐渐寒冷,省内的鲜奶原料市场的博弈却在升温。有部分合作社(养殖户)解除了与天然牧业的合作关系,转而投向了草原乳业的怀抱。
孙东这边依然按兵不动,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反应。
王建军也一样,雪岭乳业自身掌握的奶源也出现了松动,但其背后有天然牧业稳定的供应,他可以做到笑看风云,比较澹定。
省内其他的乳制品企业受伤最重,手里大量的奶源流失,又无法让天然牧业追加供应量,只能在市场上寻求更高价的鲜奶原料。
沉寂多时的乳制品行业风起云涌,奶源争夺战打响。
秦西风在和孙东以及王建军通完电话之后,就没怎么太过关注这些事。这叫什么?这就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他每天按照固有的习惯过着自己的日子,有空的时候会去种牛场和瓦尔希姆牧场转一转。
种牛场已经开始给“三代褐牛”进行人工授精,等确认怀孕之后,怀孕的三代褐牛就会被各牧场买走。这些三代褐牛在产犊之后就会进入到生产期,经过筛选的小牛犊又会卖给种牛场进行培育。
这是一个闭环,褐牛会不断的进行品种优选,牧场最终留下的都将是优质褐牛。
“老板,之前各牧场的一代褐牛又产了一批小牛犊,我们在这些二代褐牛当中挑选了一部分进行培育,现在场里的承载能力接近饱和......”
上午,秦西风在杜晓燕的陪同下在种牛场各部门转了一圈。
杜晓燕告诉对方,种牛场如今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奶牛的培育比较辛苦,但在市场上的销售不愁、利润率也不错,目前已经成为了场里重要的利润来源。
“承载能力不足是暂时的,如果不是你们想利润最大化,三代褐牛前两个月就可以卖了。不过这样也好,种牛场有技术、也有高品质的褐牛种源,一条龙服务也不错。”
秦西风哈哈一笑,指了指杜晓燕,挑明了对方的心思。
种牛场培育的褐牛,其实在各个时期都可以销售,小育成期可以、大育成期也可以,当然怀孕的褐牛就更可以了。
不同阶段的褐牛有不同的价格,就看企业怎么选择。
“那当然了,我们就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啊。”
杜晓燕也笑了,她现在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比正确。在种牛场能发挥她的专长,不断的挑战更高的目标,让她有极大的成就感。
而且,秦西风对大家都不错,个人的收益也很可观,她没什么不满意的。
“最新一批的二代褐牛有多少?”
秦西风和杜晓燕离开了畜棚,他不想去看报表,就随口问道。
“这一批二代褐牛我们购进的不算多,只有2000多头,其余的都由各牧场自己处理了。以后品种会逐渐更换到三代褐牛和四代褐牛。”
杜晓燕有自己的计划,种牛场未来主推三代褐牛、四代褐牛。等“柯尔克”褐牛的数量上来以后,会逐渐迭代到新品种,但会优先供应尹尔河谷牧场。
她已经和赵飞扬达成了协议,从明年年中开始陆续供货。
“嗯嗯,你们做的不错。晓燕,那你去忙吧,我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