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麻子与马邦德两人带着队伍,拉着银子高高兴兴的走了,高兴啊,挣了一百八十万的银子,这钱赚麻了。
可是他们却遭到了埋伏,老二死了,马邦德也被炸死了。
剧情发展到这,电影也要收尾了。
这是典型的三幕式结构,第一幕是张麻子想站着在鹅城把钱挣了,而黄四朗三步棋,让张麻子初尝一败涂地。
第二幕,张麻子改变了初衷,他要为六子与县长夫人报仇,结果才出鹅城就输得更惨。
那么收尾肯定是第三幕了,这第三幕要讲什么呢?
于是,在马邦德死在了银子堆里之后,张麻子决心不当麻匪了,他要回去继续当县长了,彻底的扳倒黄四郎。
怎么扳倒?张麻子的第一招,发银子给穷人。
回到鹅城,张麻子把银子全都铺在街道上,他要把银子发回给穷人,让穷人与他一起扳倒黄四郎。
结果黄四郎来了招‘草船借箭’,银子被人收走后,又重新收回到了黄四郎手里。
这下张麻子的手下着急了,这白花花的银子又没了,感觉根本斗不过黄四郎,但张麻子一点都不担心,他认为胜算到了六成。
老七:“黄四郎都没出面,老百姓把所有的钱都交出去了,哪儿来六啊?”
张麻子:“说得对,为什么?”
众人:“他们怕啊!”
张麻子:“怕里有什么?有怒,我一定把他们心里的怒给勾出来。”
没错张麻子的第二招,引发民众对黄四郎的怒火。
于是在城里发子弹发枪,一车一车的子弹跟枪全倒在了街上。
一夜后,街上的枪与子弹全没了。
黄四郎下令再用同样的招数收枪,可惜,放出去的马车被张麻子带头,老百姓发怒给放倒了。
这下黄四郎怒了,也害怕了。
发怒的‘刁民’手里有了枪,会怎么样?
张麻子觉着机会来了,于是他带着仅剩的几个兄弟,带头喊口号,做动员。
口号就是:“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简单的口号,却是有用的口号,这是农民起义的基础。
当年的李自成的口号是什么?
“等贵贱、均田地,跟闯王、不纳粮!”就这么一个口号,李自己逼死了崇祯,推倒了明朝。
自此,张麻子不再是张麻子,而是张牧之。他已从土匪变成闹革命的头子,他要带领导鹅城的百姓来一场鹅城的革命,彻底的革下黄四郎这个恶霸权贵的命。
可是万民伞一把一把的倒,民意就是他们可以跟出来起哄,却不会真跟张牧之去攻打黄四郎的碉楼。
张牧之说出了真相,民意就是‘谁赢民意归谁’。
所以张牧之需要‘赢’,怎么赢?
很简单,用激烈的枪声来告诉民众,他们与黄四郎激战一整宿。
然后,再来一个契机,即把假的黄四郎找回来,只有找到了假黄四郎,民意才会相信他们打赢了。
这时老三跟老七把花姐及假的黄四郎给抓回来了,那么,张牧之就可以告诉鹅城的百姓,他张牧之与黄四郎战了一宿,他赢了,他活捉了黄四郎。
当鹅城人民看到了被活捉回来的黄四郎,全城兴奋了。
此时的黄四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糟了,我成了替身了。”
张牧之:“去碉楼,拿回你们的东西。”
张牧之在县城一声喊,所有拿枪的民众纷纷冲进了黄四郎的碉楼拿回他们的东西。
这其中武举人武智冲尤为积极,为什么?因为他也想扳倒黄四郎啊,黄四郎这个恶霸是不得人心,连手下的心都得不到。
不仅是武举人这样,连黄四郎的管家胡尤也成了想哄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