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航海时代开启!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



作为朝廷近期最重要的事情,建造海船的事项也是被朝廷和朱瞻基当作了现如今的头等大事。



除了朝廷内部集中全力开始对海船进行营造的同时。



朱瞻基还同样发布了一条他登基之后,宣德年间的第一条政令。



鼓励民间开设船厂。



三年之内,船厂免除所有赋税,包括船厂内部人员的税收。



同时,在大明朝几个大型的出海港口开设港司衙门。



所有出海的船队,都需要在这里通过注册身份后,才能离开港口到各地通商。



并且要求新开通的港司衙门开设招商引资的项目。



对外宣传有关于朝廷对开通民间海路的优惠政策。



并且承诺会在这些港口开通大明朝内部的直道。



这些直道,会连接到周围各个大型的城池。



帮助从海上运回的货物在最快时间内分发到各地。



总之,朱瞻基根据实际的情况,几乎为那些民间从事海路贸易的商人想到了所有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并且根据这些实际的问题,集中朝廷的力量,为他们去解决。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些,那对于朝廷想要振兴海上贸易,强化国内造船产业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的。



毕竟,不管是作为商人还是承办厂办的人而言,他们最重要的是看到利润。



海上贸易对于他们而言,甚至于对这个时代而言,都还是一种比较新奇的买卖。



这中间有多少的利润,有多少的赚头,又有哪些风险,他们压根不清楚。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马宝的经验和见识。



所以,若单单只是这些优惠,便注定了朱瞻基的期待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毕竟,朱瞻基想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花架子。



按照他的想法,海上贸易及相关的产业,是要办成像后世房地产一样的脊梁产业。



是要被朝廷倾注无数财力物力的产业,是接下来十年,甚至于二十年内,成为大明朝经济上蓄水池作用的产业。



单单这些,是绝对不足以达成这个目的的。



所以,在这些政令之外,朱瞻基还有着一张王牌没有打出。



那就是允许日后那些民间船队在外开设矿产!



就好像东瀛石见这个地方的银矿,一旦朝廷真的允诺了这样的条件,那么,大明朝内部的那些私人民间船队商会,就可以通过组织自己的船队,在外开设银矿,亦或者在那些土著的手中收购银矿开采。



这中间的利润有多大?



去的时候装一船的空气,回来后便是满船的金银。



多的不用说,只一趟,就足够无数人一辈子吃喝不愁。



在这种情况下,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朱瞻基去强求吗?



当大明朝属于朝廷的船队在回来之后,无数人看到那满船的金银后,他们会怎么想?



肯定是会眼红的。



在这样一个时候,朱瞻基告诉他们,你们不用眼红,有好事,咱们一起做。



可朝廷是不可能给他们提供海船的。



到那时,想要出海装钱,你首先得有工具。



不能说捡钱的事情还得朝廷给你准备好了装钱的麻袋吧?



其实又何止是那些大明朝内部的权贵们。



就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做。



这一点,朱瞻基也是想到了。



有这好事,朱瞻基这种人又怎么会甘心让那些既得利益阶层的权贵们全部占了。



当然,权贵本身也没有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