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运河两岸的山林找。”
“我派两千轻骑随行保护。”
刘志拍着胸脯笑道。
“长公主,杨长史放心。”
“辽军不是撤到东平湖、梁山伯西岸了么?”
“这一路的难民,别说三十万,更多的都能收回来。”
当然,分配田亩的百姓只需要三、四十万。
五个县城,加上雍丘府城。
也能容纳十几万人的。
杨辰既然要把这一片打造成根据地。
各行各业的百姓都需要。
不单单只是种田的农民。
正好,那些伤残官兵也能更好的安置。
辽军大肆屠杀搜刮一番。
旧有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
就算有几个富豪地主跑到了京城避难去了。
谁还管他们的田地?
真有不开眼的回来找不自在。
杨辰不介意暗中绑上石头,玩一玩沉河的把戏。
为了更多百姓的幸福安康。
那些寄生虫,杀光全家,他也狠得起心肠。
就算中原的生产力再低下。
大晋的人口也不至于才五六千万。
再养一倍的人口,都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以往六七成的耕地都被地主、士绅占据了。
这其中,很多人都不交税的。
加上各级官吏上下其手,截留,贪污,火耗……
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国库收不上来银子,岂不正常?
每一次大规模战乱,都是一次土地再分配。
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并不是统治者有多么文成武德,经天纬地。
稍稍懂得休养生息,吏治清明些。
所谓盛世,也就那么一回事。
大晋皇帝司马铭推翻了大周朝。
宫廷政变,受害的不过是杨家皇族而已。
他再有本事,对于盘根错节的士绅阶层,也无力改变。
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完全就是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罢了。
要不然,他本身得位不正,如何有效统治天下?
因此,大晋这个皇朝只能算畸形儿。
司马铭远远比不上那些白手打天下的皇帝。
不能推倒一切,重新修房起屋。
大晋,也别想做到真正的强盛。
被辽国按在地上摩擦,也在情理之中。
杨辰任用的各级官吏。
要么是明月手下,历经考验,出类拔萃的人才。
要么就是心思简单,唯命是从的伤残官兵。
一个县,除了原有的县令、县丞和县尉三分之外。
杨辰又特意设立了独立的督察署。
县丞管理民政,县尉管治安,县令总揽全局。
但这三位,都在督察署的监管之下。
直接对雍丘督察部负责。
而督察部只属于杨辰。
一旦下面的官吏犯了事,司马飞燕都不能插手求情。
她有些郁闷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