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村的主任姓徐,三十多岁,走路的时候腰杆笔直,柳鹏程就算没有邓所长介绍,也能一眼看出他曾经是个军人,柳鹏程注意到他的眼睛看人的时候非常有神,这是刑警的典型特征,很多有经验的小偷就用这个特征分辨混在人群中的便衣。
许主任在邓所长互相介绍之后,和柳鹏程握了握手,笑着说:“我刚才陪派出所的同志问问旁边的邻居,这才过来。”
邓所长眼前一亮:“怎么样,有收获吗?”
许主任说道:“没有什么收获,关键是胡老二家住的这个地方,那边他哥哥不在家,屋里没人,这边是老张头,不戴助听器他家那大狗叫醒半个村子都叫不醒他,得每天进屋把他扒拉醒。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小楼,不像原来大家住的近,现在前后排房子都这么远,还真没谁听到什么动静。”
柳鹏程点了点头,看看痕检的人还在很认真的勘察现场,也就没想进去捣乱,索性问道:“许主任,这个老胡家的情况,你能不能先和我们说一说。”
许主任想了想说道:“行,我就和给柳局汇报汇报,其实这老胡家还真是村里数得上的一户人家,但是他家的情况说是沾染上这种恶性桉件,这个可能真够呛,因为全村都欠他家的情,而且是欠两辈子的情。”
许主任这一说,可就是从胡家已经去世的老爷子,胡老大说起了。
胡老大在世的时候,可没人把胡老二叫胡老二,都叫老二,或者胡家老二,省的和他爹的诨号混了!就是现在,胡老二的哥哥回来,大家都叫胡家老大,也没有叫胡老大的。因为胡老大这三个字,在村里已经是一个特定的称呼了!
胡老大其实还真不是老大,在家里排行老四,关于他这个称呼,谁先叫出来的,什么时候叫出来的,已经都不可考了。但是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他为人仗义,大家都愿意叫他一声老大。还有一种说法其实认同的人更多,这个胡老大的胡不是他姓氏的胡,而是庆湖的湖,意思是只要一到水上,那他就是老大。
胡老大有三绝,驾船绝,打渔绝,养鱼绝。
有一年庆湖上突然起了暴风雨,天气预报都没有预测出来。所以很多人还驾船在湖里打渔呢。胡老大也没用别人,自己驾着一条小船就在风雨中冲进了连绵不绝的莲塘。天黑之前,把所有的人和船一个不少地带了回来。
虽然说胡老大因为脱力加感冒在床上躺了小一个月,但是从那时候开始,
胡老大的这个名头就算是实实在在扣在他脑袋上了。所以许主任说,这村里有一半的人家欠胡老大一条命。
后来政策变化,春风吹进了这个湖边的小渔村。家家户户包塘子养鱼虾,又是胡老大带着大家确定哪些塘子可以包,哪些塘子养鱼也会跑掉,不能包,只能当野塘子。
等到家家户户养上鱼虾之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请教胡老大,胡老大也愿意帮忙。渐渐的,这个小渔村从吃救济粮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专业村,出现了第一个万元户,就是胡老大的家,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万元户。可是人们都忘不了是胡老大帮着他们定塘子,养鱼虾,养螃蟹,过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去胡老大家送礼,尽管他们都知道胡老大比他们有钱,什么都不缺,但是心情得表达到位不是?
胡老大也有胡老大的烦恼,他的烦恼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倒不是他的两个儿子不懂事惹是生非,而是他的两个儿子,他从小就带着他们船上来,水里去,打鱼摸虾,可是这俩孩子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倒不是说不会水,不会打渔,而是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天赋,和村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
两个孩子长大之后,也没有考上高中和中专,其实没有考上才是常态,那时候的升学率毕竟非常感人,胡老大亲自给两个孩子挑了两个塘子,又帮两个孩子下了鱼苗,一家人的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老大的媳妇算是青梅竹马,就是村里的,还是小学时候的同桌,家里人也都熟悉,嫁到胡老大家还有什么说的,人家姑娘家长拍板就同意了。
到了老二这里出了问题,人家非得要找个好看的,村里的姑娘都跟着家人下水打渔摘藕采菱角,再好看的小姑娘也晒得像是黑炭球,老二不感兴趣,胡老大只好找来了镇上最有名的媒婆。
名媒婆就是名媒婆。居然给老二介绍了一个外县的姑娘。这姑娘长得那叫一个好看,白白净净的,为人还大方,一点都没有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别说胡家老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