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基本上都把这八个空军学院当成自己的弟弟看待。
每逢轮休,弟弟们就会结伴来到龙头村(西南联大的驻地),看望林徽因一家,或者邀请林徽因与孩子们一起去滇池划船,大家一起唱歌、念诗、野餐。
当林徽因听到德国教官训练特别严厉,用皮鞭打他们,疼得吃饭都要呕吐,对他们更是爱惜。
又因为这些空军学员家人都在敌占区,无法联系,这八个“弟弟”航校毕业时,就邀请梁思永林徽因夫妇当了他们的“荣誉家长”。
梁思成坐在主席台上,就像真是他们的家长一样发表讲话,宛如看着自己的弟弟们一般。
如果故事仅仅到这里就结束,那这是一个无比温馨让人回味的故事。
甚至,让人羡慕林徽因这个民国才女的人生境遇。
然而,故事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匮乏,飞机数量少性能差,和日本空战时,九死一生。
所以这所学校也有个传说,从毕业到战死,平均只需要6个月,平均阵亡年龄不超过25岁。
从此,就有不断的噩耗传来,折磨体弱多病的林徽因。
1941年9月,林徽因收到空军寄来的第一个阵亡通知书和包裹,里面是陈桂民的遗物。他没参战,只因机体故障,迫降时意外殉职,因为联系不到家长,只能将遗物送到“名誉家长”那里。
林徽因捧着包裹,泣不成声。
从此,噩耗就接二连三的传来。
第一个是陈桂民,第二个则是叶鹏飞。
他之所以牺牲,是舍不得飞机受损,想要保全飞机,因为他觉得飞机是南洋华侨和同胞一元一角捐买的,他舍不得弃机跳伞。
所以他第三次上天,飞机发生故障,拒绝跳伞,也牺牲了。
而会拉小提琴的黄栋权,牺牲得最为壮烈,他参加空战,坠机爆炸,粉身碎骨。
梁思成寻找他散落的每块骨头和肉,都没有拼成一个完整的骨骸。
牺牲前,黄栋权曾写信告诉林徽因,他准备结婚了。
到了1941年4月,那个时候,林徽因已经从昆明迁往李庄古镇,旧病复发,命悬一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林恒也牺牲了。
所以这个女人,这一生承受的悲痛远远比世人所知的还要巨大,她的生命之中不仅仅是世人熟知的才女佳人的故事。
而,之所以提到上面那么多的故事,那是因为苏亦的大爷爷苏德文曾经是这些年轻飞行员的教官。
抗战爆发后,国府就将笕桥航校迁到昆明巫家坝机场,并收编接管了云南航校。
当时,苏德章也随同航校到昆明担任他们的教官。
这些故事,苏亦从小就听爷爷讲到大。
所以,苏亦小时候的梦想一度就是要当飞行员。
实际上,在江门地区,年轻的飞行员实在太多了。
抗战前期的飞行员不多,但,当年陈纳德率领的2000多名“飞虎队”队员中,有九成左右的美籍华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台山、恩平、开平等地赴美华人的后裔,特别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4空勤大队,基本上都是祖籍广东的地勤人员。
所以,台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飞虎亭。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在苏家村祖坟祭拜大爷爷苏德文的衣冠冢的时候,爷爷如此说道。
苏亦下意识说,“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结果,他二叔苏城就说,“你大爷爷可不是什么小兵,如果他还活着肯定是个将军,只是遗憾了。”
这时,小叔才说,“大伯要真是当个小兵才好呢,如果真当个小兵了,说不定还可以活着。”
他就是受到大爷爷的故事感召才去当兵的,不过,小叔当年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