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42章:稻作起源之华南说
啥区别?



好在,这些也只是琐碎,并不困难。



因为,这年头图书馆或者资料室都有意识的保存报纸跟相关书刊杂志。



其实,大部分的资料省博的图书室都有。



书架上是书刊杂志都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基本上购买订阅的书刊杂志都会保留。



甚至报纸也是如此。



都用报纸夹子夹在一起,挂在书架墙壁上,归类清晰。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查找资料的时候,更加的便捷。



查找资料,苏亦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观看资料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大丁颖教授的《中国水稻栽培学》。



丁颖教授,或者是是丁颖院士,早在55年就当选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就是现在的院士。



说是中大的丁颖教授,然而,丁颖教授并不仅仅是在中大任教,他还是中国农科院的首任院长,也兼任过华南农学院的院长。



他不仅是著名的农学家,还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也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或者是杂交育种技术之父。



因为丁颖教授,早在1927年成功进行了水稻的杂交育种,也就是中山一号,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嗯,杂交水稻和杂交育种其实关系不大,是完全两个概念。



想要了解石峡稻遗迹,水稻栽培学就必须要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丁颖院士在水稻起源方面的学术主张。



其实,对于苏亦要研究石峡稻遗迹,不止杨式挺意外,就连沈明也意外。



因为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苏亦都不应该选择这个方向。



北大的考古传承不是这一脉的。



然而,苏亦有自己打算。



所以当沈明问,“稻遗迹能研究出啥名堂啊?”



苏亦笑,“名堂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在20世纪初,世界学术界主流观点都认为印度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中国稻作是由印度传入的。然后这个说法被中大的丁颖教授给推翻了,还提出来著名的稻种起源‘华南说’,而,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就是最好考古证据。”



他这话一出来,成功了引起办公室内众人的兴趣。



老吴同志,都忍不住问,“小苏,给我们说说咋回事。”



王大姐也说,“听你这么一说,咱们石峡发现的稻遗迹,还挺重要的啊。”



苏亦笑,“这一点,毋庸置疑。”



沈明问,“我还是比较好奇,你刚才提稻丁颖教授的华南说是咋回事。”



不关注稻作起源的人,丁颖教授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的。



毕竟,在这个媒体资讯传播受限的年代,丁颖教授的名字肯定是不如后世的袁隆平老爷子出名。



看他们感兴趣,苏亦也就顺道跟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趣闻。



“当年,丁颖教授因在广州东郊犀牛岗发现野生稻而开始对稻作起源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系统研究。1926年,丁颖用野生稻犀牛尾与农产品种“竹黏”杂育成“中山一号”。中山一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育种与生产上利用了半个多世纪,为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丁颖在1933年发表了论文《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种》,认为中国稻种不仅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稻,而且中国是世界稻种传播中心之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先后发布了《谷类名实考》、《中国稻作之起源》、《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等论文,从生态、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系统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起源地,而不是由印度传入的,并提出了华南地区是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地的‘华南说’,不过遗憾的是‘华南说’在当时还缺乏有力的考古资料支持。”



这个时候,沈明插话,“这不,现在就有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