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末将就告辞了!”
李儒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将一名武将送出了大厅。
正准备往回走的时候,目光却落在了院内的一颗树上,上下打量了几眼,便转回了身,走到了这一颗树下,负手而立。
树是很普通的树,树杆长而挺拔,灰白色的树皮光滑,偶有纵裂,树冠不算茂盛,却也并不稀疏,枝杈长短不一,叶子多为三角卵圆形,此时也正在抽出一些嫩芽出来,多少显得有些春意。
李儒的目光似乎是落在了树上,也似乎是完全没有在看那一棵树,而是看向了不知名的某一处……
“这树太大啦……该砍砍了……”
xxxxxxxxx
弘农杨氏祠堂之内,六位老者默默的坐在席上,就像是一截截正在腐朽的树桩,虽然开起来还是很完整的样子,但是却能感觉到其中的生机正在逐渐的远去,花白的头发胡须就像是木桩上那些生长出来的菌类,又像木头燃烧后剩下的灰烬。
杨家祠堂很宽敞,主厅长约十丈,宽有四丈余,在正面的墙上,供奉着杨家历代的先贤的牌位,每一个牌位上都写有姓名和官职,并以金粉涂之,黑漆漆的牌位加上金黄色的字体,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弘农杨氏立足于大汉朝廷已经有近三百年。
当年汉武帝驾崩之后,汉昭帝继位,大将军霍光提拔了一个叫杨敞的年轻人,这个人后来迎娶了司马迁的女儿,历任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这个人就是弘农杨氏在汉代朝政上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随后弘农杨氏的杨震,字伯起,也同样担任丞相,并且从杨震开始,至杨秉,又至现在的杨彪,均位列三公,所以,杨家同样的也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的“四世三公”。
如今,大汉士族这一座山峰上,杨家无疑是站在最顶尖的那一列,当之无愧的天下望族,唯有袁氏可以比肩。
现在坐在祠堂之内,幕幔轻纱之下,便是弘农杨氏现在仅存的六位长老,也是杨氏的六个旁支的代表。
大家族,自然旁支就多,旁支一多,自然也就有一些比较出色的弟子,而这些弟子虽然最后未能登上家主的位置,但是多少也具备了一些说话的权利,就比如像是杨家,目前就有六位长老。
六位长老坐在一起,却都像木雕一样,一言不发,只有偶尔抖动的眉梢和那耷拉的眼皮底下转动的眼珠似乎才证明了这些还是一个活人。
正厅之外,传来了笃笃笃的声响,六位长老纷纷从座席之上站立起来,拱手肃立。
一只鸠杖出现在门口,然后就是握着鸠杖的那一只苍老的手,手干枯赢瘦,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如同一根干腐的树枝。
六位皓首老者缓缓的行礼道:“恭迎大长老。”迟缓的动作不是因为看不起,又或是等了太久而不满,只是因为这六位确实已经是同样的太过苍老了。
杨家的长老有六个,但是如果不说名字,只说一个大长老的,就指的是一个人,杨让。不过这个姓名已经很久没有人叫了,杨家人一般都只称呼其为大长老。
大长老虽然年迈,身躯都已经是佝偻了,但是却不愿下人搀扶,而是自己独自拄着鸠杖,走到了大厅之中正位之上,坐了下来。
十几位下人鱼贯而入,给每一位长老都奉上刚刚烫好的细绢脸巾。
大长老接过脸巾,微微仰头,覆盖在脸上,静静的等待热气在脸上蔓延,仿佛是这样才能稍微给他苍老的身躯增加一些热量,一些动力。
绢巾的热度很快的顺着满脸的皱纹散去,那些皱纹就像是深渊一般,迅速吞噬了所有的热量。大长老扯下不再滚烫的绢巾,很仔细很用心的擦着自己苍老的脸,但是那些皱纹里面却依然像是擦不净的疲惫和暗淡。
随着大长老将毛巾放回金盆之内,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命令,六位长老纷纷也放下了手中的绢巾,下人们谦卑有序的退出了大厅,随着一声门响,厅内就成为了一个只有这七位老人的单独世界。
“王氏骑墙而望,恐不可待也。”一名老者打破了沉寂。
另外一名老者接口道:“猖狂短视之辈,不足与谋。现河内之兵南下,梁东之兵北上,国贼已首尾不得兼矣,此正当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