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稷下学宫,我来此,既为求学,也为传道!
>
“夫子,孟轲,百家...”



“孤当年请你们,给你们开辟一处普天之下,都寻觅不得的学术争鸣之地,不是让你们吃干饭的。”



“从学说之中领悟道理,觅得超凡?”



“就凭那所谓的儒家之仁、墨者之义,空口白话,你能悟出个什么力量!”



“孤等了百余年,等到了你夫子成道...”



“你需要知道,孤当是再也等不起了。”



他的头颅低垂,双掌慢慢捏紧。



“再不给孤需要的东西。”



“属于你们诸子百家,凡民最后的净土,孤也能叫他荡然无存!”



...



季秋走在临淄城中,往稷下而去。



就在不久前。



他曾经见到了开辟儒脉的至圣,并且与他在淄水河畔,论了一场道。



即使眼下,夫子尚未学说大成,还不是那个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百家显学,儒脉扛鼎级人物的存在。



但能亲眼见证,曾经第二世古史之中书写的历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荣幸。



遵循着那位的引导。



季秋得到了夫子的引荐。



现在,他要去往稷下,见证属于这个时代凡民的学术巅峰,也是当代于超凡之道上,走在最前的人族圣地之一。



儒家的仁,墨者的义!



法家的规矩与理,兵家的气血与争!



还有那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如今还尚显单薄的道...



这些修行道统的开辟者,诸子之中的传道人,在往后的岁月里,不需多久,就将一飞冲天,接二连三的完善学说,证得己道,成为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先贤!



而季秋想要做的。



便是加入他们,成为他们,甚至...



引领他们,超越他们!



叫这个莽荒沉沦的时代,焕发新生!



季秋踏入临淄,走在石块堆砌的石道两旁。



穿过道路两侧,他见证了这个时代,独属于市井之间的模样。



一望无际,搭建而起的帐篷店铺。



停留于前,购置货物的普通凡民。



因齐地靠海,多伐薪煮盐,因此又有股鱼盐混杂的腥臭味道。



这里,没有神血后裔的存在,只有普普通通,为了终日生计而不停忙碌奔波的芸芸凡民。



而被他们所供养的贵族,可不在这外城居住。



他们的住所,在那高高在上的内城,那里才是富丽堂皇,流转着神秘与古老阵纹的居地所在。



或者说,那里才是真正的临淄,真正的齐王都。



不过那有着高大宫阙楼阁的内城,并不是眼下季秋去往的地方。



穿过了这简陋的帐篷与木屋,季秋在那道路的尽头,一处建设在了外城门外的庞大建筑群面前,停下了脚步。



这里,叫做稷下。



而这座建筑,则为——



稷下学宫!



黑砖青瓦,将那墙壁堆砌,一应用料,皆为不俗,而且建设手法极为高明,想来是有高人策划,这才铸成。



两座由得白玉雕成,足有数丈有余的白玉石碑,伫立这学宫门外两侧。



其上,有着学宫祭酒,儒家大贤孟轲,以及墨者之首,奉行十戒的墨门墨翟,互相提笔留字。



前者,撰写的是‘传百家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而后者描绘的则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两则提笔,寥寥几字,但其中想要表达的涵义,已是彰显无遗。



走上石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