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 淄水河畔,大江东去,所谓大同,天下苍生!
br />


因为,他身上有太多太多的事物,叫他感兴趣了。



看着与模拟轨迹不同的一幕,季秋心知。



原本的轨迹,从这一刻开始,已是变得不同。



“桑榆树下,一场讲道。”



“夫子从今往后,终于算是将自己的学说彻底践行,为诸子之中的顶尖了,纵使是称上一声圣人在世,也无不可。”



“普天之下,像是似夫子者,可还能有第二人?”



将眼前这位儒圣的半生轨迹尽数窥视之后,季秋自是了如指掌,是以便兀自笑道。



但他知道,他面前的这两位儒家大贤,却是不知其中底细。



为随侍夫子的门徒之首,儒圣座下诸子大贤之一的颜子渊,听得这少年一席话,心中顿时吃了一惊:



“莫非夫子所言,当真为真?”



“这少年,不像是个少年!”



不谈其心中如何作想。



此刻,



夫子听到季秋的话,目光却是变得更亮了。



他并非是因季秋话语里的恭维而舒服,他所感兴趣的,其实是少年那双眸子。



桑榆树下他是有所悟道。



但距离今时今日,也不过只过去了一天而已!



虽有异象,但其余无关之辈,又岂能尽知其中奥妙?



更何况,不过为一少年尔,竟能从中看出几分,这岂不正彰显了他的不凡!



“果真有所神异!”



夫子的眼神中,带着浓郁的兴趣:



“小先生一双慧眼,可将大千看破,不知这等神异之力,是以何等学说为基,又是借助何等道理推演而来?”



“我辈,可能请教一二否!”



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



诸子百家的学说公诸于世,各家无有藏私,所有的超凡与奥妙,都蕴藏在了那学说经籍之中。



哪怕是贵如诸子,乃至于封得圣名的人物,也不会因为身份之见,便绝了不耻下问之心。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这正是夫子极力倡导的道理。



听到夫子单刀直入,便问询出声,即使是季秋也是一怔,似是没想到他竟如此直接,继而摇了摇头:



“夫子言重了,我岂能有那等伟力。”



“在下不过是根据夫子的来历,以及血脉带来的几分神异,这才能窥视些许只鳞片爪而已。”



“谈不上请教,更不可能以这些模糊的见解,便强为人师,糊弄夫子,如此,岂非班门弄斧?”



季秋说的诚恳,夫子见状,略略有了几分遗憾,不过想起眼前这少年的神秘,也是瞬间将遗憾一扫而空,便道:



“哦?是这样么...”



“不过,也是极为不错了。”



轻轻颔首,夫子似在赞叹。



毕竟,在少年这个年纪里,能做到这般出彩的,天下亦是寥寥无几。



此等人物,又有所学傍身,再加上出身齐地,合该于稷下开设一门学问,与百家诸子,共同探讨前路!



心中正当想着,却见少年又道:



“若谈请教,我才应当请教夫子才是。”



“夫子为儒脉扛鼎人物,又能为当世圣人,而在下所学与志向,与夫子亦是相仿。”



“是以趁着今日见面,我倒是想问道夫子。”



“不知,先生可否为学生讲述一二,何为天下大同?”



季秋拱手,面容正色。



而夫子,一时心下震动:



“你才多大,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